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对答[1/2页]

英女传 君书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后瞧着跪在地上的公孙妙似是瘦了许多,便怜惜疼爱地扶她起身,坐在自己脚边的暖凳上,关切的问道:“妙儿,这么才个把月没见你,怎么清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东宫受了什么委屈?若太子对你不好,你跟姑奶奶说,我去教训太子。”
      公孙妙忙摇着头,回道:“回太后娘娘,太子对臣妾很好,有礼有节,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太后自然是知道,太子宠爱侧妃而并不宠爱自己的正妃,这全京城都知道。封妃之前的那日若不是得知了太子与赵家女儿有染,还闹大了肚子,太后自然不会允许赵沁儿进东宫的大门。可如今赵沁儿身怀六甲,还是皇上第一个皇孙,自己的第一个重皇孙,自然颇受重视。在皇上病重这个节骨眼上,生下一个皇孙对于整个大晋皇室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你这肚子还没消息,成亲也都三个来月了,那赵沁儿也怀着身孕,你怎么不知道抓紧些?”
      公孙妙红着脸,低着头,道:“回太后娘娘,太子他……他近日来醉心与国事,实在是无心在子嗣上面,臣妾回宫定会同太子商议一下子嗣之事。”
      太后娘娘也知道这些日子以来皇上病重,太子监国也很操劳,便不再说此事,只是点到即止。
      “妙儿,在我公孙一门中的子侄里,唯有你是我最为看重的,你可知为何?”
      “妙儿不知。”
      太后娘娘尤为感叹道:“公孙一门,世代功勋,到了你这一辈也已经是荣耀二百余年,历经十代辛劳,虽不说人人都是能臣猛将,可也都算的上是尽忠职守,为公孙家鞠躬尽瘁,方才得以如今的地位和成就。如今公孙家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到达了百年来最为兴盛之地,可是也到了最为危急之时。而能救这危急于水火的人,唯有你一人而已。你可知?”
      公孙妙听太后姑奶奶这么说,吓得她立马俯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着太后,谨慎说道:“太后娘娘言重了,妙儿不过一介女流,蒲柳之姿,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实在当不起这个盛誉。”
      太后娘娘语重心长道:“你当得起,你不仅仅当得起,你好要当得好。”
      太后走了下来,弯腰看着跪在地上的公孙妙,将她的头轻轻抬了起来,她看着公孙妙的眼睛,十分严肃地说道:“妙儿,我倒是要问问你,依你看你爹爹,为何要让太子他传召诸位藩王进京呢?”
      公孙妙听此言,心中不停地打鼓。她当初也是知道,值此非常时刻,召回藩王进京,虽说是以皇上病重为名,实则是为了将藩王控制在京城之中,以防皇上病重病危,甚至病故之后,会有藩王在外省作乱而所做的预防之策。可是如此显而易见之事,难道

第七十九章:对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