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杜云青的回忆中挑出她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应该就是那个逃学出来的盛夏。姚家学堂里的温度随着夏至的临近而逐渐升高,作为首屈一指的逃学之王,杜云青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在这个时候找出些由头溜出学堂的。
盛午日头已过,书堂内一阵昏昏欲睡,杜云青见大家都在打在强打着精神在座位上跟着姚老师傅念诵着之乎者也,连老先生的脸上都有些微的倦意,终于她选定了这个好时机,在这个无人注意的时候蹑手蹑脚独自一人地逃离了学堂,带上学堂外候着的翠萍一块到姚府外面找乐子。
一个十分自由的午后得来不易,杜云青的逃学路线已然计划在胸。先是去了宝翠斋看看漂亮的首饰,再去逛逛脂粉阁新进的一匹好货,沿途再买些零嘴吃食,好不快活,就这样主仆两人,可以沿着城北最热闹的店铺街面——蓬门巷从头逛到尾。
蓬门巷的巷尾是个相对僻静的所在,在这个不惹人注目的位置上,开着一家琴馆。常年闭着门,一年到头也没见到一个人来买琴,如此稀薄的客源,倒也没见这铺子倒闭。闲来无事的杜云青将这整个蓬门巷从头到尾的逛完了,这地方她常来,却也没瞧见有什么新花样。本来以为又要败兴而归,但是本着偷偷出来一趟不容易,怎么也要玩够本的心态,杜云青决心去探一探这个没人造访的琴馆。
琴馆很是简朴,门外头连个牌匾都不肯摆放,只是在门口的门梁上挂着一个二尺见方的木牌,上面刻着“魏氏琴馆”四个大字。大门一推便开,门里却依旧空无一人,只有几把古琴和几个管乐笙箫陈列在桌上。
杜云青虽然带着翠萍跟着自己,可是两个姑娘还是被这个琴馆阴森森的气质给吓到了。二人正要转身离去的时候,却听到琴馆的二楼传来了悠扬的瑶琴之声。
杜云青被那琴声吸引住了,自小在王府之中什么丝竹管弦没听过,可这般天籁却还是头一次听闻。她掂着脚,悄悄地上楼,生怕自己的脚步声破坏了这完美的乐调。她小心翼翼地将眼睛伸出二楼的地板,透过雕花栏杆往箫声传来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位翩然的公子站在夏日的窗前,晌午的日光正中映衬的屋里莫名的通亮,仿若在杜云青的心里点上了一盏心灯。如仙的箫声徐徐传来,好似有一双手,在她的心头缓缓拨动。杜云青直勾勾地望着那个认真弄箫奏乐的公子,她不禁好奇,这究竟是哪个庙上的神仙跑了出来,竟一时看呆了。直到那公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翻弄自己身前的乐谱时,杜云青才猛然清醒过来。她赶忙蹲坐下来,生怕那公子看见了自己花痴的样子。
“师父,我方才这一曲的转折之处,还有些生涩。”那公子开口说道。
“嗯。”一个听上去较为苍老浑厚的男声说道:“是有些生涩,不过你才吹了两次能到这样的程度已经是不错的了。回去勤于练习,定然能习得一曲妙音。”
“是,徒儿已叨扰多时,这便要回去了。还请师父午休。”说罢,那
第一百六十二章:盛夏回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