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因为当时自己是一个校级社团行政部的成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社长,社长很感兴趣也非常支持,于是我们联合了其他几个社团一起办了一次宣讲会,最终有数十名同学报名,但是后来大家因为临近考试或失去兴趣没有再参加下去。这是校内monxi的开始。下面是我们这个monxi组织的发展历程。
2009年4月,我和一个同班同学报名参加东大第二届全国Monxi大会,并结识了各校monxi同仁。回校后,更加坚定了想要在玫大办好monxi的决心。
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山政寄予会务支持的情况下,玫大的monxi团队主办了第一届驻玫高校monxi邀请会,来自玫林大,玫建大学及玫邮大的monxi成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monxi会议。
2009年10月,本部:为了扩大影响力,monxi组织与机械学院英语社联谊招募新成员,并联合举办校内英文模拟会。邀请来自外语学院的外教MR.may指导,讲解议题全球粮食危机。
西校区:商学院成立Monxi社团。
2009年11月,通过各种宣传方式,MONXI招募的新成员在操场举行第一次见面会,在游戏式自我介绍和团队游戏两个环节后,十几名成员破冰相识,为今后的友谊打下基础。
2009年11月,来自科院数院的4名同学报名参加中大,湖大主办的连州monxi大会,但是由于导员未准假很遗憾没去成。
2009年12月,monxi经过多次组织培训,让大家对monxi从初步认识到总体了解。
我们收到了第一届玫市市Monxi大会的邀请函,由山东政法大学monxi协会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monxi协会主办。
2009年12月底,经过宣传,来自各院的同学赴民大参加第一届玫市Monxi市会,中英委员会均斩获佳绩。组委会为玫大颁发最佳组织奖,还有两个最佳风采奖,一个最佳代表团的殊荣,给玫大争得了荣誉。并与玫市各校monxi成员打下深厚友谊基础。
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们历尽坎坷,仅有的几名成员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误解我们的初衷,为了参加这次市会,成员们冒着被告发的风险,其实当时有人说我们是非正式组织不能外出参会时,我们很伤心,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我们都是为了锻炼自己并且让玫市的monxi同仁知道玫大也有monxi这样的组织存在而去的,我们想要为玫大争得荣誉,想要为玫大的monxi做些贡献。在被持续攻击的那段时间里,每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每个人都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热爱monxi,真的热爱。
后来再跟团委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学生组织甚至社团都不能以学校的名义外出参会,我们觉得非常遗憾,也就是说,以后都不能说我们是玫大Monxi协会了,本来想直接申请校级社团(因为当时用非官方的宣传方式招募进来的成员来自各个院)的想法也无奈被取消。我们于是转向校级社团,因为成员来自各个院,所以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在机械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研究生部都成立了Monxi社团,但是很尴尬的是,对外我们只能说我们是来自玫大的monxi组织MONXI,在外出参会时每个学校都用自己学校名字做开头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也能说,我们是玫大Monxi协会,那成员们一定会非常自豪。所以,尊敬的校长,我们可否争取到这样的冠名,以玫大Monxi协会的名义外出参会,或者以后实力足够强也主办全市甚至全国的monxi大会时,写着玫大Monxi协会。
尊敬的校长,下学期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始主办Monxi大会了,而我们的公共邮箱里,已经满满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邀请函,东大,林大,科大……成员们跃跃欲试,都想外出参会展现玫大学子的风采,对于这样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非常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这样,当我们外出参会时,大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来自玫大Monxi协会的monxi人了。
而对于学校对社团的一些限制,我也有些看法想对您说,首先,我很理解学校对同学们外出参加活动有一定限制,这是学校重视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表现。然而,我认为,作为大学生,我们最需要的是历练,有时学校的活动无法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知识,无法让我们拓宽自己的圈子,而我认为大学生应该是蓬勃向上的四有青年,需要像Monxi这样的活动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Monxi也是校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由此可以拓展出很多的学生交流互动的活动,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学校。长远来看,对同学们今后走上社会有很大益处,同学们会感恩于自己开放自由民主的母校,并为她做更多的贡献。
因此写这封信主要想让您看到有这样一群热爱玫大的孩子在为一个理想而努力着,我们想得到您们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能够在全校范围内发展monxi,让我们能正式冠以玫大Monxi协会的名义,在校内活动和外出参会。如果可以,我们想直接申请校级社团,或者在各院之上成立一个玫大monxi协会总理事会,归团委或学生会管辖。
让咱们玫大也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玫大Monxi协会”,让玫大学子的风采得到舞台去展现,希望我们的梦想能成真,希望书记能够给我们一定的支持。
此致敬礼
白棠
2010年3月20日
回忆录 dear diary(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