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2章 中原大战(4)[1/2页]

明末:从杀地主开始造反 打柴钟子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南伐北的一大难题就是,辎重运输太耗费人力了!
      即便是以现在的华夏军政府的财力,也不敢把这一场战争拖得太久。
      而要消除辎重运输的压力,动员起中原山东的百万流民,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在各个根据地的支撑下,这些百姓完全可以一边运输,一边在根据地人员的带领下完成分田和安排生产等工作,迅速恢复寻常百姓的样子。
      只有把整个河南重建起来,这场仗才算赢。
      不然,即便是把八旗杀干净了,打出来一个没人的河南,到时候再从哪里迁移人口过来?
      河南各个根据地开始发力的时候,虎大威在汝州重新募兵布防,心里,则已经开始盘算投降哪一方了。
      在这一方面上,他和左良玉是大差不差的。
      之前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谋划左良玉归降的事务。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小小的突然情况,导致左良玉觉得自己又有了闪转腾挪的机会,便开始左右摇摆。
      反正投哪一方都是天大的功劳,何不投给开价最高的人呢?
      要知道,他手上可是有大明朝唯一的正统了。
      当然,除去那个消失不见的定王。
      一番比较之下,左良玉感觉,高承在三方势力之中,可能是较弱的一方。
      也正是因此,他才开始试探高承,希望这个胆敢以华夏自称的人服软,给他封个自在王爵。
      谁知道,高承的兵马都打到新蔡了,自己才收到消息!
      华夏军方面,不接受左良玉的投降!
      并且严令左良玉善待百姓和明朝宗室,等待华夏军接管,并且接受公正审判!
      这一下子,左良玉慌了。
      摇摆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碰见这种愣头青。
      这个高贼懂不懂规矩啊,哪有直接上来就是打的,不是应该先开条件让我投靠么……
      殊不知,华夏军内部,对他的贼兵是一点也不在乎。
      偏偏此时,虎大威又吃了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
      也是败在华夏军手中!
      虽然虎大威为了维持自己在明廷的尊严和权力,硬说只是折了一百多兵马,但是左良玉对这种军阀再了解不过了。
      一百多兵马,你当场就征募百姓了,还用得着固守汝州?
      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分别向李自成和北京递出投降书。
      李自成一方,本就有了牛金星做谋划,宋献策搞神化,现在又添祖大寿洪承畴,对中原的局势了解实在是深刻。
      他紧急要处理的问题,不是如何夺取河南,而是怎么安抚治下百姓。
      “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让他的大顺朝迎风涨,然后现在碰到了大问题。
      百姓真不跟你客气啊,你说不纳粮,大家就真不交了……
      可是他又要养着甘肃陕西边镇,又要顾着山西北直前线,还有祖大寿洪承畴两个吃粮大户。
      李自成自己都恨不得啃草根去了!
      可是,口号已经喊出去了,现在再征粮

第352章 中原大战(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