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白起打的长平之战,一战坑杀几十万赵军,这让秦国陷入了一个很不好的处境。
坑杀之后,赵国人人仇视秦国,两国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那,也才仅仅坑杀了几十万,而他的太子坑杀了七百万。
结果……
燕赵两地的百姓并没有仇视赢子天,还称赞他?
不仅嬴政很懵逼,文武百官都非常懵逼。
李斯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做的,他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安抚那些暴民。
甚至冯去疾也瞪大了双眼,身为右相,在朝堂上可以说他的地位仅在皇帝、太子之下。
是的,秦国设左右两相,以右为尊。
而左相便是才升迁不久的李斯,他也如愿以偿的坐到了丞相的位置。
然而,就这么一位治理国家的相国懵逼了,他同样搞不懂,到底使用了什么方法才能让那些百姓平息怒火。
原本嬴政都做好了准备接手这个烂摊子的时候,结果传令兵告诉他,那里并不需要他接手,太子做得很好,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挫败感,原来这个儿子已经不知不觉的长大了,大到不需要父皇的呵护了。
但更多的还是欣慰还有庆幸。
他很庆幸五子不是扶苏那种悲天悯人的二傻子,如果换成扶苏,只怕会妄想用仁义道德去感化对方吧。
在这个五子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优秀品质,身为一个皇帝候选人,圣母心泛滥是不可取的,杀伐果断是一个君王必备性格。
可以说,在嬴政的心目中,赢子天就是最完美的继承人,自身武艺高强,谋略也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治国一道也被他玩明白了。
“来人,赐座!!”嬴政挥了挥手,下方就有禁卫军将座椅抬了出来,他按着传令兵的肩膀,令他坐在了椅子上。
“你且坐着,朕的太子是怎么做的,你一一道来。”
好奇,嬴政确实好奇。
不仅嬴政好奇,文武百官都很好奇。
李斯、冯去疾等文臣凑着一个脑袋,拼命的朝着高台上挤。
武将们更是竖起大耳朵,不想错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虽然他们这些武将是大老粗,不会治国,但这有什么关系。
就因为不会,所以要跟五公子好好学习一下。
五公子是武将出身,四舍五入之下,赢子天=武将,武将=他们,他们=赢子天。
所以,赢子天会治国,也代表他们武将能够治国。
在众人的注视下,传令兵不慌是不可能的,他尽可能的去想五公子说的每一句话:“五公子他说,对付这种愚民要采用矛盾转移,给他们树立一个假想敌,这个敌人不能是国家,只能是压榨、剥削他们的人。”
“然后要做的就是帮这些贱民杀死或者打压他们的假想敌,并用那些人的财富赐予给那些贱民,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认为,国家是帮助他们的,国家就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这样他们就会拥护这个国家,就会爱护这个国家,他们也愿意相信国家的每一种政策都是为他们好的,如果有谁造反,甚至不用国家出面,他们就会弄死这些叛逆。”
“这也就从根源上断绝了那些氏族豪绅想要造反的可能,因为百姓是不会响应他们造反,只会拿起农具干翻他们,而没了百姓的支持,就算他们想要造反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寥寥几人是无法推翻一个国家的。”
寂静……
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在脑海中细细推演着无数种可能。
他们发现,这种理念太过于超前了,很多地方他们都不明白,甚至是闻所未闻的那种。
但,有一点是可以无比确认的。
那就是国家统治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没有人可以撼动国家的地位。
嬴政皱着眉头,他觉得这套理念似乎不太成熟,如果真按照子天这么做,那官员选拔应该怎么解决?
因为在这个九州,无论哪个皇朝,官员选拔一直是在世家大族弟子中选出来的,也唯有他们掌握着书籍,也唯有他们才知道怎么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
更别说那些贵族豪绅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太大太大了,大到没有一个君王敢小觑他们的能量,甚至很多皇朝的皇权更迭都被那些贵族豪绅左右。
这个时候,嬴政又忽然想到,自己一统六国不久,大秦最强的贵族豪绅都还在四处逃窜,貌似这套理念真可以全境推行。
他决定等五子剿灭儒家之后,有必要和他详细探讨一下,毕竟传令兵并非赢子天本人,这套理念既然是子天提出来的,那他自然就有解决的办法。
“陛下,此举可行!!”这个时候,李斯突然出声。
他发现,这个理念对帝国的稳定有奇效。
是的,就是奇效。
身为一个顶级政客,对于治国之道有着诸多经验的李斯一下就发现了太子提出的这个新理念能极大的稳定帝国的统治。
特别是世家并没有横行的大秦,如果把这些贵族推出去让百姓杀了,或者瓜分他们的财富,那么百姓就能尽最快的速度归心。
而大秦缺的是什么。
缺的就是六国百姓对大秦归属感。
毕竟大秦一统六国才这么一点时间,而原先六国统治他们几百年之久,那个国家的名号一直刻印在他们脑子里,如果被有心人利用,那么这些百姓就会化为他们手上的利刃狠狠地插在大秦的心脏。
而五公子提出的理念,就是唤醒这群百姓的认知,使他们明白,这些贵族的存在就是压榨、剥夺他们的财富。
但,转念一想,国家收百姓的赋税、徭役不也是压榨、剥削百姓吗?
五公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一刻,李斯急得团团转,他好想飞到赢子天的身前,问他这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陛下,这个理念虽然不错,但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如果我们把它完善起来,大秦将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或许万世而存不再是梦想。”
李斯并没有隐瞒这个理念的缺点,身为臣子,要时刻提醒陛下不犯错误。
嬴政捋着胡须,颇为自豪道:“李斯你说的不错,子天能够提出这个理念也算是为大秦开了一个头,这些缺点就由我们补全了吧。”
041,来自嬴政的褒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