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楚兵一看,原来是战车的一个轮子坏了。于是这个楚兵下车,帮晋兵抽出车前的横木,把战车从坑里弄出来。晋兵乘车继续逃跑,但是没逃两步战马又累了,不跑了。楚兵见状又出主意,帮助晋兵拔下车上的旗帜减少风阻,扔掉车上多余的东西减少重量。晋兵顺利跑出五十步开外后,楚兵策马不追了。这个晋兵不仅不感谢,反而还回过头来,傲娇地讽刺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我可不像你们楚国,有这么丰富的逃跑经验啊。
仗打得如此友爱,战损率很可能还赶不上一场田猎,所以春秋时期的君王、贵族上战场几乎毫无后顾之忧。至于宋襄公,死得很出人意料,和在路上走却被陨石打中头一样,属实冤枉。
规矩,是用来破坏的。春秋时期的战争,当然不可能完全按规矩来,否则这仗就没法打了。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形势大变,本就假惺惺的战场礼仪规矩干脆没了。
此时诸子百家中来了三位不速之客,分别是法家、兵家和纵横家。他们成为诸侯国的座上宾,为行军打仗出谋划策,他们毫不客气地剥下春秋时期那层温情的外衣,赋予战争权谋、机变、残酷、铁血的色彩。尤其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推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用在战场斩杀的人头换爵位。上阵斩获的第一颗人头,能获得良田宅子秦汉时期的一顷,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亩,一宅相当于现在的五百平方。一百五十亩地和七百五十平米的大宅子,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有钱人。此后斩杀的人头,可以用来晋升军爵,还可以抵罪和抵徭役。
就是这个血淋淋的军功制度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使秦军变成了嗜血的虎狼之师。秦国士兵一上战场,就嗷嗷叫唤着冲锋陷阵,斩敌枭首。秦国于是开疆拓土,迅速强大,终于统一了六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国。秦王嬴政自封始皇帝,后人称之秦始皇。
中国历史,至此进入新纪元。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
第48章 春秋时期,战争也要遵守礼仪(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