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欠下37万网贷之后,她最后一次贷款,买来一个骨灰盒[2/2页]

阴阳刺青师 七寸执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是一间乡间小学的模样。
      课间,五六个小女孩凑在一起,趴在小卖部的柜台上,叽叽喳喳地挑选着小零食。
      乡间小学小卖部里,东西都很便宜,一包小零食也就一毛钱,要是花两毛就可以买到五块泡泡糖。
      一个带粉色发卡的女孩子买了五块泡泡糖,李学斌认识她,她跟女儿坐过同位,叫宋甜甜。
      女孩子买完了糖,扭过头来嘻嘻一笑,打算塞给李娟一块儿。
      比起这个扎着两个小揪揪,带着粉色发卡的女孩,李娟显得很是灰头土脸,指甲缝里还沾着黑泥。
      “李娟,给你呀。”女孩笑着说。
      李娟怯怯地伸出手,却又想到了什么,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这才打算接过那块泡泡糖。
      可就在这时,另一个女孩冲过来,啪的拍开李娟的手。
      “别给她,给了也是白给,李娟可坏了!”
      “对呀对呀,李娟可小气了,只知道吃我们的东西,从来不请客。”
      “走吧。我们都不喜欢和她玩,你也别和她玩了!”
      带粉色发卡的女孩子一愣,但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被其他小孩儿簇拥着跑到操场去玩沙子。
      李娟始终低着头站在原地,就连小卖部的老板都挥手赶她,让她不买就一边呆着,别挡了自己做生意。
      画面一转。
      李学斌看到李娟背着书包回到家,她把课本和作业摊在桌上。
      对着课本发了好久的呆,却一个字都没有写。
      又过了一会儿,李娟鼓起勇气跑到厨房。
      “妈妈,能给我两毛钱吗?”
      “干什么?学校又要交钱?为了养你真是把家里所有钱都搭进去了!
      学校不知道我们赚钱不容易吗,我跟你爸爸只会种地,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
      李娟妈妈随口就是一连串唠叨。
      唠叨归唠叨,她还是愿意给女儿学费。
      但听了这些话,李娟哪还有勇气拿爸妈的血汗钱?
      她只是尴尬的笑笑,说自己再想办法,然后缩回了书桌前。
      ......
      李娟渐渐长大,但她始终没有朋友。
      即便是在乡村小学,孩子们也或多或少的都有零花钱。
      当然,除了李娟。
      这种情况到了初中、高中,变的越发严重。
      高中住校的第一天,同宿舍的女生盛情邀请李娟一起去食堂。
      然而,那三个女生选好了饭菜之后扭头一看,李娟只打了二两米饭。
      “你不吃菜啊?”女生们很是疑惑。
      李娟沉默着跑到免费汤那里,用大汤勺一点一点捞紫菜和蛋花浇在米饭上。
      这种行为并不是李娟自愿的,可她每周只有几十块的生活费。
      除去打印卷子,买笔,买本子的钱,能充入饭卡里面的只有不到50元。
      李娟根本没有钱点什么素菜,更别说是肉了。
      这样寒酸的一顿饭,惊呆了同寝室的女孩们。
      李娟给她们的第一印象很差,虽然高中同学不会幼稚的孤立她,但也没人愿意和李娟做朋友。
      一次自习课,李娟听到几个女生讨论,肯德基为什么要下架嫩牛五方。
      一个女孩说:嫩牛五方是肯德基最好吃的东西了。另一个接过话茬:鸡腿堡和圣代也不错的。
      她们说的这些,李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她坐在椅子上,忽然觉得浑身难受。
      李娟忽然想任性一次,她冲回家哭着求爸爸,求他带自己吃一顿肯德基。
      这件事,其实李学斌清楚的记得。
      他没想到女儿会为了一顿炸鸡哭的喘不过气,李娟跪在地上痛苦的样子让他很难受,而且一顿炸鸡虽然贵,但不是天天吃,李学斌也承担的起。
      他答应了,带着女儿迈进肯德基的大门。
      身处回忆之中,李学斌其实很清楚,自己当时是愿意为女儿花钱的,兜里甚至揣了300多块。
      但他嘴里一直喋喋不休,说着‘咱家没什么钱,同学都吃所以也带你来吃,吃可以,不要乱点,也不要浪费
      ‘爸妈都没吃过这么贵的东西,不就是鸡吗,咱家鸡圈里多得是,凭啥卖这么贵
      ‘唉,给你买几十块的炸鸡,我和你妈得吃一礼拜咸菜稀饭才能补回来哦
      这些车轱辘话,李学斌反反复复说了太多遍,自己都麻木了。
      他也从没有仔细考虑过女儿听到这些唠叨时是什么感受。
      李娟吃的越来越慢,她将几块炸鸡递给父亲,想让他也吃。
      李学斌摆摆手:“我就看着你吃,你自己吃吧,这都是你点的,都吃完别剩下。这哪儿是炸鸡啊,这简直是炸钞票......”
      到最后,李娟死活吃不下炸鸡了。
      当时李学斌痛批女儿浪费钱,在李娟确定不吃之后,他抓起剩下的炸鸡狼吞虎咽起来。
      冷掉的炸鸡味道不太好,李学斌一边吃一边嗤之以鼻:“什么玩意,也不怎么好吃啊,真是白花钱了,3天工资就买了这些破玩意儿。”
      白花钱?
      的确是白花钱!
      李学斌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明明掏的出100块,自己也愿意给女儿花这些钱让她吃顿好吃的。
      可是,他习惯性的哭穷让女儿味如嚼蜡,如鲠在喉。
      贯穿李娟人生前18年的,不是自信,不是快乐,而是贫穷。
      李娟诞生时,李学斌夫妻明明是开心快乐的,他们也深爱着女儿,却不会表达自己的爱。
      就像是每次说到学费,李学斌老婆都会重复“爸妈砸锅卖铁,就算卖血也要供你念书”。
      这话在她心里是爱的表现,但李娟得到的信息却是,因为我,妈妈要卖血,用健康换我读书的机会。
      这样的压力太大了。
      李娟在愧疚感中煎熬到了18岁,上大学后,她接触到了智能手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
      从那一刻开始,李娟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接触淘宝,李娟被五花八门的各种商品惊呆了。
      李娟从没见过那么多好东西,她从小就没怎么逛过商场,别说新衣服新鞋子,就连书包都是亲戚家孩子不要的。
      李娟如饥似渴的翻看着淘宝商品,几乎每晚都看到凌晨。
      那时候,她一个月有一千块的生活费。李娟犹豫了好久,买了一个文具袋。
      印着鲜艳卡通图案的文具袋,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并不是必需品。
      但那是李娟从小到大的梦想,她宁愿三天不吃饭,也想拥有这个文具袋。
      文具袋收到之后,李娟幸福了好久。
      她迷恋上了网购的感觉,同宿舍的姐妹们也都是网购小达人,她们教给李娟怎么淘到漂亮衣服,哪家店的发夹最便宜好看,哪家店有隐藏优惠券。
      埋藏在李娟心里十八年的欲望,再也压制不住。
      井喷一样爆发了。
      很快,同宿舍的女孩们发现李娟好奇怪啊,她几乎不怎么吃饭,却疯狂往宿舍里拿快递。
      一开始,李娟买的还都是日用品,像是肥皂毛巾什么的。
      但后来,李娟痴迷于买衣服,她会在一家价格便宜但质量差的淘宝店里疯狂购物,一次性买十件t恤。
      用不了多久,李娟的生活费没了。
      她缩在床上,抱着一堆抹布一样的衣服,忍受着饥饿。
      其实,这个时候回头还不晚,但李娟无意中发现了网贷。
      她本来想着,下个月就能还上钱,但月复一月,李娟购物成瘾,再也停不下来了。
      大二的时候,李娟欠的钱已经有五六万。
      宿舍的女生们说,李娟要去看心理医生,她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但李娟从来不看病的,医院对她而言就是罪恶的销金窟,她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从来都是忍着,打死不去医院。
      李娟不知道,自己的消费观很畸形,完全是在报复性消费。
      她只知道,这五六万无论如何也还不起,并且决不能让爸妈知道。
      而且,李学斌夫妻俩辛苦劳作了一辈子,还是那么穷,这是不是说明勤劳和努力根本没用?
      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李娟开始琢磨着,如何赚快钱。
      大三时,李娟接触到了各种网红。
      网上流传着各种广告,什么‘素人一夜爆红,‘全方位打造时代巨星,‘只要投入三千八,教你成为网红第一人!
      这些广告,普通人一眼就知道是骗子,却深深吸引了李娟。
      她交了三千八百块,骗子拿到了钱之后,唆使李娟去骗子合作的整容医院做网红脸,全套整下来要小一百万。
      李娟意识到受骗了,但同时,她也被骗子洗了脑。
      李娟执着的认为成为网红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她试图把自己打造成带货博主,于是开始更疯狂的买买买......
      回忆到此,戛然而止。
      李学斌从纹身床上醒来,窗外的天已经黑透了。
      他看着地上支离破碎的骨灰盒,以及被踩烂的泡泡糖,忽然捂住脸哭了起来。
      李学斌的老伴还在纳闷,就在这时,被雨淋了个透的李娟推开纹身店的门,回来了。
      她低着头站在店里,告诉爸妈:这些钱,无论她用什么办法,都会自己还上的。
      事到如今,李娟不怪任何人,她只怪自己,怪自己把一切都搞砸了。
      说完,李娟把所有银行卡都拿了出来,一一掰碎。
      “我再也不贷款了。手机给你,爸妈,你们回老家去吧,我去工作还钱了。”
      李娟说完,低着头又想走。
      像她这样年轻的女孩子,没拿到学位也没任何工作经验,她想用什么办法还贷款,任何人都能猜得到。
      “你这孩子啊,我跟你爸白吃那么多苦供你念书了!
      我们白白养你到20岁,就指望你读书念大学,现在倒好,你连大学都不上完,我和你爸白活了啊.......”
      李学斌老伴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她明明想拦住女儿,却用这些话,把女儿越推越远。
      就在这时,李学斌忽然走到女儿面前。
      李娟下意识的低下了头,一副乖乖认错的模样。
      谁知,李学斌没有职责女儿,反而制止了老伴的唠叨。
      “什么叫白活了!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们自己也高兴,娟娟不欠我们的,她从来不欠我们什么.......
      娟啊,爸妈做错了,是爸妈做错了......”
      那个雨夜之后,李学斌夫妻俩帮娟娟还掉了所有网贷,帮她‘上了岸。
      李娟没有退学,但整个大学四年她都没正经上过课,全都浪费在兼职打工和拍摄直播上了。
      李娟的成绩不好,毕业后没能找到对口工作。
      整整一年时间,李娟都呆在家里。
      换作之前,李学斌老两口肯定要不停唠叨,但出人意料的,一年时间里李娟没有再听过任何一句哭穷的话。
      那种难以言喻的压力没了,李娟的报复性消费行为,也随之消失。
      一年的时间,渐渐抚平了李娟的创伤。
      给李学斌刺青的第三年,陈凉无意中在书店里看到一本‘非主流的理财书。
      一般来说,理财书的封面都很严肃,但那本名为《穷者愈穷》的理财书封面,却是一副纹身。
      纹身图案乍一看很梦幻,是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泡泡,但这些泡泡压在一个女孩身上,像一座座山一样,完全把她压垮了。
      这副图,正是陈凉给李学斌做的刺青。
      翻开那本书,陈凉发现,书名里的‘穷者愈穷,说的不是金钱上的贫穷,还包括心灵的赤贫。
      赚钱这事,自古至今都是很困难的,富翁只是少数,很多人赚的钱只能勉强够花。
      但,这并不代表需要在孩子面前哭穷。
      哭穷,要么让孩子对金钱极度渴望,不择手段也要得到;要么,让孩子败给冰冷的金钱,对花钱二字产生极度恐惧,成为人见人厌的守财奴。
      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唠叨‘爸妈赚钱有多难,而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陈凉随手翻看了一下,这本书从专业角度来说,可能不如老学究们用词严谨。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李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全写进去了,书里的一字一句,每一个道理都显得那么贴地气,就算文凭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又过了一段时间,陈凉毫不意外的发现,《穷者愈穷》占据了畅销书排行榜前三位。
      李娟终于摆脱了贫穷。
      但更令陈凉开心的是,她的内心也不再是贫瘠的荒漠。

第19章 欠下37万网贷之后,她最后一次贷款,买来一个骨灰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