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主公,你应该称王[1/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松显然早有所料,他朝旁边的侍女看了一眼,肃然道:“未尝不可。”
      赵云一听这话,就知道张松另有条件。
      而且,不便当着第三人说。
      他挥了挥手,让那名侍女下去了。
      张松拱了拱手:“敢问子龙,你的志向如何?”
      赵云心道:“有些才华的谋士,都很喜欢询问这种问题么?”
      幸好,这个问题已被徐庶问过。
      对于张松,他也没必要隐瞒。
      便把对徐庶说过的那番话,又对张松说了。
      张松沉吟起来。
      半晌之后,张松抬起头来,一脸坚定地说道:“如果子龙愿意采纳我一条建议,我便终身辅佐子龙,永不背叛!”
      赵云坐直身体,郑重地说道:“子乔请说说看。”
      张松目视赵云,吐出两个字:“称王!”
      “啥?”
      赵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作为拥有后世记忆之人,他当然知晓朱元彰夺取天下的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张松呢?
      一来就劝他称王!
      这是想坑死他吗?
      “我说,子龙应该立即称王!”
      张松回答道。
      赵云看着张松脸上的认真神情,确认对方脑子没问题,问道:“为什么?”
      张松微笑道:
      “因为宋建称王,我就来到了这里。”
      “事实上,我发现,城中的外地士子,并不只我一个。”
      “甚至,我还发现了农家传人、法家传人、阴阳家传人、墨家传人。”
      “传说中,他们早就被董仲舒剿灭了!”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想必你也可以猜到。”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有着鼎革天下之志,就得让天下人知道。”
      “届时,有人会成为你的敌人,但也有人会来投奔你。”
      “另外,你想要做鼎革之事,必定就会推行许多新的政令。”
      “新朝新气象,无论你推行什么,谁也不能拿着旧朝的政令来反对你!”
      “这是称王的两大好处。”
      “接下来,说说坏处。”
      “你称王以后,朝廷有能力过来剿灭你吗?”
      “没有!”
      “天下人的骂声,你在乎吗?”
      “不在乎!”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称王?”
      赵云皱眉沉思。
      心中却在不自觉地自问:是啊,我为什么不称王?
      正在这时,徐庶从院外走过来了。
      赵云立即招呼徐庶过来。
      不等徐庶坐下,赵云便向徐庶问道:“元直,方才子乔对我说,我应该立即称王,你怎么看?”
      徐庶笑道:“这个事情,其实我也考虑过。原本我想的是,等到把西凉军的进攻打退了,再来说这个事。”
      张松大摇其头:“为什么要等?”
      徐庶道:“我担心,有人对于大汉依然心怀忠义,从而引起动荡,不利于抵抗外敌。”
      张松冷笑道:
      “元直是读书读迂了吧?”
      “我听主公说了,主公麾下军民,多是穷苦人出身。”
      “这种人,会对大汉心怀忠义?”
      “而且,真有这种人的话,正好早早处置了,以免引起更大的后患!”
      听到张松的话,赵云暗自摇头。
      这家伙就像一只刺猬,一个不爽,就把身上的尖刺亮出来了。
      继而注意到,张松对他已然改口,称他为“主公”了。
      徐庶愣了愣神,突然一拍额头,愧然道:“还是子乔看得透彻。”
      他转向赵云,拱手道:“主公,庶也觉得,主公可以早早称王!”
      赵云早就心动,又见徐庶也如此说,当即拍板道:
      “好!我便采纳两位之言,尽早称王!”
      不过!
      称王,可不是一句话的事。
      它代表着一个势力的正规化,必须建立一套大致完备的制度。
      徐庶与张松,当即点评起了大汉的制度。
      不一会儿,两人就争论起来。
      赵云任由他们争论,自己思考自己的。
      华夏封建制度的巅峰,绝对是清朝。
      但是,清朝的制度,也是从明朝那里学习过来的。
      清朝以小族统御大族,在制度里加入了许多不合理的东西。
      赵云初步考量,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也必须学习我大清。
      同样基于明朝的制度,进行一番符合自身的修改。
      大致如下:
      中央机关,设立“一阁、二府、六部”。
      一阁:内阁。
      其职能,与明朝相似。
      军政两方面的奏折,首先都会交到内阁。
    

第145章 主公,你应该称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