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5章 暗杀机构:裁决司[1/2页]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月不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琰将手中的小本子翻开,开始念了起来:
      “截止四月十五日。
      【人口方面】
      夏国共有人口三十五万七千余人。
      其中:
      ?⒑迸璧囟???蛉?в嗳耍
      白石城周边二万一千余人;
      白虎军(黄忠)控制区六万四千余人;
      朱雀军(张辽)控制区四万九千余人。
      【粮食方面】
      通商以后,外面运入大量粮食。
      现有粮食,可供我国国民食用三月。
      【钱财方面】
      为了补充货币,一共印制新币5亿钱。
      通过银行兑换、官员俸禄、工人薪酬等方式,目前已向国内投放1.7亿钱。
      计部调查物价发现,市面上的物价大致稳定。
      并因新币设入,市场更加繁华,小商贩和小工坊的数量与日俱增。
      外来商人,也很喜欢我国的新币。
      【军队】
      步兵1.8万人,骑兵2.5万人。
      【官员】
      1693人。
      【企事业编制人员】
      工厂工人4800余人,
      工兵2.3万余人,
      临时工人5.1万人,
      医疗人员700余人。
      我的话完了。”
      这份数据中,除了粮食数据,其他数据都是真实的。
      粮食数据造假,这几乎是必然的事。
      全国三十五万七千多人。
      要养活这么多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
      其中的军队高达相当于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兵,堪称穷兵渎武的典范。
      军人可是耗粮的大户!
      官员、企事业编制人员,都是要按月拿薪酬的。
      其中一部分薪酬,目前是以粮食形式发放的。
      对于小家庭来说,有这部分粮食就够吃了。
      但是,对于蔡邕这种两三人当官,二三十人吃饭的大家庭,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
      于是,夏国不得不在市面上投入了部分自由粮食。
      只不过,每人每天只能限量购买。
      一旦发现有人“恶意多买”,直接就要被拉去劳改。
      依靠着几乎是精细入微的操控,夏国才把这么多人勉强养活了。
      最危险的时候,夏国的存粮只能支撑十几天!
      即使到了现在,夏国的粮食也只够吃三十多天。
      不是外面没粮。
      有着天府之国之名的益州,就是一个产粮之地。
      问题是,出蜀的道路相当难走。
      要想把蜀地的粮食运到?⒑保?飞暇鸵??牡粢话耄
      另一个问题是,要把粮食运进?⒑保?匦刖??髁古丫?刂频牡厍?
      目前,西凉叛军正缺粮缺得厉害。
      任何运粮车从凉州通过,都要无条件给他们三成。
      否则,他会派军队装成盗贼来抢,把你的粮食全部抢光!
      总之,夏国从外面进口粮食的行动,付出的代价相当巨大。
      夏国的粮食威胁,依然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
      假称夏国的存粮可以吃三个月,纯粹是为了安定人心。
      当蔡琰说完,赵云便作出了指示:
      “关于粮食,有三个事我们要去做。
      其一!
      商务司在引入商品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粮食上。
   

第275章 暗杀机构:裁决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