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袁盎智斗宦官赵谈[1/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盎心中纳闷,淮南国大夫进京找我有什么事呢?
      带着疑问,袁盎接见了但。原来他是来京告御状的,状告刘长谋反和杀人灭口。
      事情是这样的:刘长杀了开章后,国相春鼓动刘长也杀了大夫但,说留着他早晚是祸害!
      但听到消息后,连夜乘车逃到了长安,这不见到了袁盎。
      至此,刘长谋反的人证出现了,袁盎据实汇报给了文帝。
      “不,不会是这样的!怎么会这样?”
      文帝很伤心,想不到弟弟如此愚蠢,谋反岂不是以卵击石?
      传旨将刘长、国相春,以及棘蒲侯柴奇,一并拘捕押解进京问罪。
      人犯押解到了长安。
      谋反向来是重罪,除了刘长以外,凡是参与谋反的人全部被处死。
      主犯相国春被腰斩诛三族;剥夺柴奇侯爵,废封地,斩立决。
      大夫但举报有功,将功折罪罚金千斤,罢官永不叙用,即刻打出长安。
      最后对刘长如何处理?文帝召开了会议。
      有人说关进永巷自生自灭,有人说杀无赦……
      文帝一听不断地摇头,袁盎知道文帝下不了死手!
      文帝沉思了半晌,最后传旨将刘长流放岭南,准其带家眷一起走,废黜淮南国,归入朝廷。
      刘长被士卒押着上路了。
      文帝转头看到袁盎低头不语,心中纳闷。
      “袁盎,因何不发一语?这样处置如何?”
      袁盎道:“陛下,前期放纵刘长,如今又一下子加大处罚,我怕刘长承受不住。”
      文帝不以为然道:“爱卿多虑了,我不过稍加惩戒,过一年半载就把他接回,这回让他长点记性!”
      袁盎深深叹了一口气,“嗨!皇上,等不到一年半载,恐怕您将背上杀弟的恶名。”~~~
      果如袁盎所料,刘长在流放的半路上,越想越生气,他从小到王爷,从来没有受过这等气。
      趁押解士卒不注意,刘长拔剑自杀身亡。
      ……
      未央宫中文帝伤心不已,喃喃自语道:“是我害了弟弟,我怎么想出这样的办法?”
      文帝连日来水米不进,只是伤心落泪。
      见袁盎走了进来,文帝问袁盎,“你听到长安百姓是如何说的吗?”
      “皇上,你说的是那首歌谣吧?”
      “对,长安百姓说我冷酷无情,霸占淮南国,连弟弟也容不下。”
      说着,文帝低声说出了那首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能舂,两兄弟不相容!”
      “皇上,唱这首歌谣的人不了解皇上的过去。陛下孝母超过了曾子,
      太后生病时,陛下衣不解带,三年服侍在床边,孝心感天动地。
      对待兄弟仁至义尽,不是陛下冷酷无情容不下刘长,是刘长不念兄弟情要造反。
      如今刘长自尽,是愧对陛下啊!”
      经袁盎一劝解,文帝收住了眼泪。“依先生之见,朕该怎么办呢?”
      “陛下,刘长有四个儿子,何不恢复淮南国?
      然后把淮南国分割出3个小国家,四个儿子刚好每人一块封地,
      长子刘安承袭淮南王。
      老二刘勃、老三刘赐、老四刘良,分别出任分割出去的三个小国王爷。
      这样即可安抚刘长众子,也可挽回刘长之死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三,极大削弱了淮南国的地盘和

第110章 袁盎智斗宦官赵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