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武帝泰山封禅[1/2页]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面介绍过倪宽,小时候他的家里很穷,没钱供他上学念书。
      倪宽就把《五经书》挂在锄头钩上,利用干活休息时间学诗经。
      后来他拜欧阳生和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为师,儒学水平突飞猛涨。
      在刘彻广招天下贤士的时候,倪宽以卓然的文采入围,做了汉武帝的幕僚,然后一步步升迁做了中大夫。
      倪宽支持武帝泰山封禅,但是御史大夫卜式提出了反对意见。
      “皇上,如今匈奴蠢蠢欲动,西南蛮夷频频挑衅,封禅不是着急的事儿,还是往后拖一拖吧!”
      刘彻一听很不高兴,封禅是出风头得瑟的事儿,正符合他的好大喜功性格。
      卜式反对,正好逆了龙鳞。
      刘彻把脸一沉道:“卜大人,你年事已高,我看还是退居二线吧。
      你适合做太子太傅,教育好太子就行啦!”
      卜式一愣,心中暗自思忖,“皇上这是要把我边缘化。
      皇上过河拆桥也太快了,他需要百姓捐赠家财的时候,就把我提拔为官,
      如今桑弘羊与民争利,发明了许多来钱的办法,国库里确实有了钱,但是有钱了也不能马上挥霍出去吧?”
      刘彻看到卜式不发一语,故意干咳了一声。
      卜式马上收回了思绪,躬身施礼道:“皇上英明,老夫愚钝,遵命就是了。”
      刘彻马上把倪宽提拔为御史大夫,负责泰山封禅具体事项。
      ……
      元封元年三月,倪宽提议道:“皇上,3月天不冷不热,正适合于登山巡行,要不就把封禅定在3月下旬?”
      “行啊,草长莺飞的季节,预示着新生命蓬勃生长。”刘彻点头称是。
      倪宽继续道:“陛下,我查了一下资料,秦始皇封禅前进行了东巡,这是先例,
      莫不如皇上率20万大军东巡,以壮国威,然后再去泰山封禅。”
      刘彻听罢补充了一点,“倪大人,封禅回来的路上,我们去蓬莱走一走,你看如何?”
      倪宽马上联想到皇上还是没有忘记修仙。
      倪宽不敢反对,只是说:“这事你应该问一下公孙卿先生。”刘彻点头同意。~~~
      转眼到了3月二十日,这天汉武帝率领18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向东巡游。
      所到之处地方官前接后送,刘彻倒不觉得累。
      等队伍到达泰山后,倪宽带随从先行去山上视察,这时他发现山上的草木还没发芽。
      去过泰山的人们都知道,山顶的温度很低,树木发芽都晚。倪宽返回,把情况汇报给了皇上。
      刘彻根据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这本书的理论,认为小草发芽的时候,是封禅的好时机。
      “谁料来早了,怎么也是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刘彻命人刻石“武帝莅临处”几个字立于泰山之巅,然后率领众人去了蓬莱海边巡游。
      原来汉武帝想到海边试试运气,看能不能碰到仙人。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仙人,最终汉武帝失望率军回到了长安。
      到了四月,派去的士卒回报,“皇上,泰山草木繁茂,旅游登山的人很多。”
      “知道了。”
      汉武帝就和倪宽一商量,决定择吉日返回泰山。
      书说简短,刘彻亲率上次队伍,浩浩荡荡就来到了泰山脚下。
      这里解释一下,封禅分为“封”和“禅”两个步

第195章 武帝泰山封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