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了子弹。她“哗啦”推子弹上膛。顿时,她才感到胆气壮了,再也不觉着恐惧了。她关上保险,将五十发子弹分别放进两个衣兜里,然后用眼看定周云。
火机还然在周云的手上,他一直在微笑地注视着她。这时,他才说了一声:“好!”便在前引路,出来耳房门。在门口,武铁匠见那两个看守的匪徒醉成一滩烂泥,正在呼呼大睡呢!她知道是怎么回事。周云灭了灭火机,带着她直奔东大殿,在一座座高大的泥塑像中绕转着,直绕到寺东门,又来到松树便的那个小平房前。松树便又一条小路,俩人便踏着柔软的松毛,疾步走着。不大一会儿,便上了一条石板道,就是从山下到古寺的大道。先前的朝拜的人们,便是从四面八方汇集在山下的叉路上,而统一地走上这条石板道的。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们踏过它呀!如今,在包一天的映衬下,正透出清冷的光。
两旁的山势陡峭,如果你在白天走过这条路,回过头去,你会惊叹它是天梯,正一步一步通上云天哩。他们一步一步踏着石板向山下走,来到谷底。两旁的翠竹和树林高耸着,浓郁郁,黑糊糊,愈感到谷底深邃、阴冷。路是看不清了,他们便摸索着走。武铁匠跟在周云的后面,脚步还稳重。她跟在丈夫闯南走北,担着小炉铁砧,不知摸过多少夜路、走过多少险道啊!周云却似乎很不习惯走这样的路,但他仍然在摸索着,似乎是有一种顽强的意念支配着,催促着他自己,要不,就是为了他这个兄嫂了。
走出山谷,石板道渐次消失了。来到一个三叉口,周云站住了。他环视了一下周围的群山,静静的,整个宇宙间万籁无声,便对武铁匠说:
“李嫂,本来我应送你走出这段夜路,可是我不能离开太久,不能被窦乐山知晓。你自己去吧!记住,顺着右边这条路朝东走,天亮时可到达镇天镇通往白水镇的大道。只要一上来大道,你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
武铁匠感激的说:“兄弟,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啦!请你告诉我,你既是李八的朋友,你到底姓甚名谁?窦乐山只唤你周老弟,莫非你姓周么?
周云在黑暗里狡黠地一笑:“哦,你问的是这个!李嫂,你说得对,我姓周名云,你就叫我周云吧!“
“呵!周云弟,那我就此拜谢了。我也替你李八哥谢谢你!“武铁匠说着”扑通“跪倒在地上,在黑暗里对着周云磕了三个响头。很明显,她已经完全相信周云便是她丈夫的朋友,而且是患难之交的朋友了!
周云连忙作着手势,要武铁匠起来。可是这女人并不急于立起,她像是有什么心里话,或者正在想着该怎么样向这位兄弟说及呢!踌躇了一会儿,她又磕了一下头,说:
“贤弟,你既是李八的好朋友,恕我问一句话,你为甚哩一定要到窦乐山这里来做土匪,受千人骂,万人咒呢?你为甚哩不明明白白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呢?”
周云听了,并不觉得奇怪,他略微思索了一下,便说:
“嫂子,不瞒你说,我在这里也只是暂时栖栖身啦!日后定是不干这行的!至于窦乐山嘛,他也是我的好朋友,我救过他的命,他就与我结为兄弟。情义不能割呀!”周云说道这里,又让她起来。
武铁匠听罢,觉着周云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没在说甚么,站起身来,最后道了别,便顺着周云指给的道路向前走。刚走了几步,她又倏地停住了脚,回头对站在原地望着她去的周云说:
“贤弟,你如果不想在窦乐山这里呆,千万到芦花湖去呵!”周云呵呵笑着说:“一定,一定,咱们后会有期,后会有期。”
第三十章 严武英深夜获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