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济南新城[2/2页]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
      步递、马递、急脚递这三种递铺,都是分别置铺,承担各此的递件的传递。
      但是马递铺除了递送文件外,还负责向过往官员提供乘骑,所以一般的马递铺平时都饲养着几匹马备需。
      到了大宋南下时,将步递、马递、急脚递铺合而为一,将其归于尚书省兵部司管辖,于是改称为省铺。
      一开始时,出于军事需要,在临安城至江淮一线和和通往四川的驿路,还设立了摆铺和斥候铺,每十里置一铺,传门传递“日逐探报斥候文件”。
      每铺由五名身强力壮的马手值守,后改为兵士担任铺兵。
      大宋时代的邮驿以符牌为凭信,传递木牌也称檄牌,此牌为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
      凭此券在驿路上通行无阻。后又增加了金字牌,青字牌和红字牌三种。
      金字牌专门用来递送皇帝诏书,行进间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三百余里。
      在金牌传递过程中,又增加的鸣铃,急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收,不得片刻住滞。
      铃声一响,准备前往下一站的人员就要出门候着,接到文件立即出发,不敢延误。
      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岳飞大败金军,预备收复东京汴梁当然,这只是一个打算,其实没有那能力,宋高宗就是以金字牌急递的方式,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迫岳飞班师。
      所以,大宋对于在军事方面快速的传信方式非常感兴趣。
      他们现在还笑话流求岛有此物竟然先给商人用呢,重商是重商,但是军事才是根本啊!
      其实远在山东半岛的鲍威大队长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那有线电报应该先用在这个战区啊。
      他从《流求时报》上可以看明白,它远比自己的战马传递消息快和安全!
      现在,济南城差不多已经焕然一新了。
      他们收复完整个山东路后,把流军卫队的陆军大队的大本营迁到济南城。
      十三年前这里发生的李檀之乱,使原先人声鼎沸的济南城变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死城!
      经过十几年的恢复,才刚刚有了一点生机。
      等到陆军大队的大本营开始搬迁到这里后,这里立刻变了模样。
      流求卫队当初在山东半岛的其它县城里时,都是以建设为主,他们兴修各地的道路,桥梁还有清理城内的卫生,沟通河渠,把十几年来留下的垃圾全都清除掉。
      基本上他们占了哪个县城,就能让县城焕发一新,济南城当然也是这样。
      大宋时代,这里是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
      当时被称为“文学之国”、“富饶之地”,是国内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
      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城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只是现在有些淤积了。
      鞑靼强盗集团来了后,这里又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书省
      流求卫队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他们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几乎把这一段时间,山东地区的产出都用光了,终于把小清河清淤完毕,也完成了基本的城建工作。
      还好吧,由于他们没有把城墙建设当成主要目标,所以,城内的各种基本设施都能够早一些完成。
      这里现在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模样,甚至比过去的城市功能还完备。(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济南新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