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汉灵帝光和四年,右扶风茂陵五岁灵童马超,造蹬车。车高四尺,长五尺,木身铁具,无需人推畜拉,幼龄稚子脚蹬快逾马车,端的神奇无比。
      ‘这蔡侯纸还是没办法书写啊,迟早要想办法把这造纸法好好改改,写个字也太麻烦了22ff
      ‘发明上瘾的马超少不得感叹一番。
      二公子要办的要紧事情,贾申当然是全力支持的,再说了就算是折腾半天啥也没弄出来,也没啥损失不是?何况在看过那些图纸和马超的亲自讲解之后,贾申对此也很是期待。
      反正现在在闹瘟疫,除了郎中之外别人大多也都是闲着。
      两个木匠和铁匠带材料和工具住进了马府。
      额,应该是说四个工匠把木匠铺和铁匠铺都搬进了马府。
      于是在以后的半个月里,马府的下人们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二公子的西院外张望,听听里边的动静。
      马夫人吴氏也不管马超怎么折腾,反正只要他不出门乱跑染上疫疾就行了,何况大家都很期待马超发明的这种,这种前所未有的车。
      总算马超没让大家失望,在十三天之后的那个下午,马超一骑当先的骑着自己一手打造的新鲜出炉的自行车出了自己的小院。
      这辆车,车架、前叉、脚踏和后面的货架是木制的。
      车闸是采用的机械刹车。
      车轮用的是楢木做材料用整根木头弯成,具备了良好的弹性,车轮外面包裹了一层厚皮革,这样就有了很好的减震效果,还可以防止水浸。
      木制车轮加上加固用的辐条,前后轴,轴承,花盘,飞轮等等都是铁制的,这些东西工艺上完全没问题。
      唯一麻烦的是链条,这东西要铸造出来然后一个个的手工锉,打磨,铆接,开始造好一副链条的时候装上去,不是掉链子就是卡死踩不动,这十几天里倒是有许多的时间花在链条上了。
      整部车被漆成了鲜艳的红色,在车头的位置上马超特意加了一个雕刻的银色飞马的车标,栩栩如生展翅奔驰的银飞马又给车增添了一点神秘一点大气的感觉。
      马超骑着车在府中转了一圈登时就引起了轰动,当马超骑着车到了冲到府门外的粥棚处,终于引起了围观。
      所幸正逢瘟疫街上人实在是少,要不然还不知道要引来多少人呢。
      马兴更是第一时间表示自己也要一辆跟这一摸一样的,的,蹬车!
      “蹬车?”蹬车就蹬车吧,叫什么名字倒是无所谓!
      马超很随意的放弃了自己的命名权,于是世界上第一辆蹬车就这么诞生了。
      嗅觉灵敏的贾申在马超的蹬车出世之后半个时辰内,赶到了马府,观看了一阵子马超教马兴骑车之后。
      贾申将马超拉到一边商量起了这‘蹬车的商业价值来。
      是的,作为一个商人,作为一个极有眼光经验丰富的大商人,贾申对于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和价值是有其独到看法的。
      当然马超更是乐得见到贾申有如此想法,熟知历史的马超自然知道有很多的技术和发明,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由于应用的问题反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四轮马车,根据秦陵出土的文物显示,中国在秦代就有了成熟的四轮马车制造技术,但是为什么到了后世却反而失传了呢?
      以至于后世的‘史学家‘砖家‘叫兽都说中国在王朝时代没能力制造四轮马车云云每每看到这种论调马超就忍不住想怒斥之!
      对于一个在汉朝就造出指南车,鼓车这种结构极其复杂的国家,这样民族来说,造四轮马车这种事情在技术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是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了华夏从四轮马车到二轮马车到牛车到人抬的轿子的倒退性发展呢?
      在马超看来这完全就是应用的问题,为什么秦陵出土的有四轮马车?因为秦始皇修了驰道!
      道路系统良好车辆自然会更好,更先进,更舒服。
      毕竟四轮车对于道路的要求高。
      但是这不是重点毕竟中国古代的城市是很先进的,官道也是笔直,宽阔的。
      虽说官道以外的道路小,崎岖不平,狭小路况

14闭门造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