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地把将一张张印象中书本大小的白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马钧说据他们测算一个熟练印工一天可印一千五到两千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
      虽然一块雕板可以连印上万次,一整套雕板可以印上万套书但是,雕板这个工作费时费力,要是印刷字数庞大的作品需要的雕板就更多了若是想把世面上已知的存书全都印刷一遍的话仅仅雕板这一工作就需要几十年时间,所以马超所说的活字印刷才是他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但是雕板印刷还是很有用处的比如印刷一些字数少但是需求量又很大的书就很实用,比如论语全书二十篇总共只有一万多字,而且所有人对于论语的争议几乎没有,错别字也没有,断句都有统一的认识而且论语这样的书只要是读书人都必然要读的,是以马钧认为这样的书就很适合雕板印刷,另外还有一些图形也适合雕板印刷。
      接着马钧向马超众人介绍活字印刷,将胶泥制成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作为黏贴活字的粘药,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马钧为了提高效率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板,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乎‘者‘也等字,每字制成二三十个,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一烧既成。排好版后则如雕板一般印刷即可。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马钧说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取下,而改用胶泥则效果极佳。
      马超看完极力赞赏马钧“不想三日时间,叔父便将这印刷术完善如斯,叔父真乃神人也”
      马钧连称惭愧,感激的说道“这都是贤侄的功劳啊,贤侄看到白纸便想到印章,举一反三用拓印之术,想出雕板与活字印刷之术而且对胶泥这等极其适合印刷的材料,极其了解,贤侄真是才智通天呐,前者某自问工术技巧天下少有人能比肩,又因精通此道者寥寥,愚常为人轻视,诸多苦恼非外人可知啊,道左得遇贤侄实乃贪天之幸,贤侄不但对工科技术推崇备至更是深通此道,这能书写装订的白纸可以大量印刷的技术,若是推而广之对这天下的影响实在是不比诸子百家来的小啊,今均得贤侄看重亲手改制造纸术,创造印刷术实乃天大的幸运呐,贤侄且受均一拜”说到激动处马钧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对马超行起了跪拜大礼。
      马超忙跪倒在地不敢受礼,去扶马钧却怎么也扶不起匍匐在地的马钧,马超忙示意赵云、马兴三人合力才将马钧扶起。
      平复一番心情马超又说要去西院铁业作坊看看,马钧叫一声‘糊涂忙交代一下这边的事情,引着马超一行人边走边说,说是他请来了一位奇人。
      这人是自己墨家蜀中所在的头领,今年二十八岁,与马钧不同的是其家一脉从秦时就是墨家子弟,与马钧这样半路加入的比起来是真正的墨家出身,而且世代冶铁制刀,其金铁冶炼制刀之术堪称独步天下。
      很快马超就在制刀工坊见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粗布麻衣的人这人面相凶恶,身长九尺是马超迄今为止见到的身材最为雄壮的人了,马钧带着马超走近这人。
      “公始兄,我来为你引荐这位就是二公子马超”马钧叫过一旁正在指导匠人为刀淬火的雄壮之人道。
      “贤侄,这位就是我对你说起的冶铁制刀名匠汉中蒲元表字公始”
      “小可马超拜见公始先生”马超躬身抱拳行了一个郑重的礼节。
      “不敢,粗鄙之人不敢当大礼,公子快快请起”蒲元没想到这个面相俊俏衣着华贵的公子哥儿会对自己这粗布麻衣,面貌凶恶之人行这等大礼,忙扶起了马超。
      a
      a

43印刷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