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时盖天曰:天圆地方;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慎到曰:天形如弹丸,半覆地上,半隐地下,其势斜倚;惠子曰: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地一体也;疑地不动说;秦李斯曰:日行一度;张衡曰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
      “君侯武功、气节俱是上上佳选,此自不必言,然君侯以冲龄少年却能著‘三字经‘千字文这等大作实令老朽佩服不已”!22ff
      “不过三字经中尚有一二不明之处,老朽想请君侯释疑”
      老儒丰察又道“而今君侯身入太学,老朽正好当面请教,万望君侯不吝赐教,若有得罪之处君侯莫怪”
      ‘来了!这太学是大汉学术思想的传播地,听说每每文人士子们有什么新作和新奇想法流传,只要入得士人法眼,太学中都会讨论其得失对错,经得起批驳议论者名传天下,经不起批驳议论者声名一落千丈马超听得丰察此言心中已经有了定数‘来吧,公子我今日给你们开开眼界!
      “不敢,有何疑问处请丰先生提出,超当为先生分说!”马超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这厮为何有这般底气?原因其实很简单,马超离家之前早已经跟法先生探讨过到了太学可能会遇到学术探讨和刁难的问题,毕竟马超少年成名,身上的事迹和头上的光环已经能亮瞎所有人的钛合金狗眼了
      毕竟身为法先生唯一的弟子法先生不可能让马超的声名和自己的声名受到任何损害的。
      “君侯著三字经云: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丰察字斟句酌“黄道、赤道、白道,这许多天体星象说辞,老朽但知其名不知其详。君侯书中非但记载其名目,而且述说其所处方位,更甚者君侯言我中华,在东北。此种言论有悖与我‘中国诸夏居天下之中‘四海之内‘九州居天下正中之论。敢问君侯可通天体星象学?敢问君侯可通地理堪舆学?老朽愚昧请君侯为我解惑!”
      马超点点从容的说道“想来诸君与丰先生对此一说都有疑问,其实此一疑问,从书成至今一直有之。我从未详细叙述过,今日正当其时也,诸君且安坐,我当为诸君释疑!”
      “安帝年间南阳张衡张平子为太史令,精研阴阳,天文历法,著‘灵宪‘算罔论制‘候风地动仪‘漏水转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是一种水运浑象。此物为一直径四尺余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其与天体转动暗合,以显示星空的转动,如星体出没和中天等。”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日升日落一周所运行的轨迹即是黄道”
      “天体分作两类:一类固定在天上,组成各个星宫,形成一幅永恒的天体景象,称之为恒星;另一类天体在黄道附近运行,不断穿过黄道上的十二个星宫,称之为行星。此类行星如七曜,即阴阳——太阳和太阴,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星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圈即一年,太阴在黄道上运行一圈即一月。”
      “在西方万里之外,有一大国其国文明不逊于我诸夏,其国名曰罗马,我大汉称之为大秦,此国天文中:太阳的轨迹把黄道分作十二段,每月一段,每段一个星宫组成黄道十二宫。”
      “我诸夏天文中:太阳的轨迹把黄道分作四段,每季一段,即天空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太阴的轨迹把黄道分作二十八段,每天一段,即天空的二十八宿;然后合太阳和太阴的划分,四象统领二十八宿,每一象被分作七宿,七宿分别对应阴阳金木水火土七大行星”
      “月亮晚上升起,白天落下,月升月落一周运行的轨迹即是白道。”
      “天文学中假定在地之南北二极之间画一条平行线,将

110地圆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