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13蔡家有女初长成[1/2页]

三国英雄锦马超 羽檄争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琰陈留人,父蔡邕字伯喈,为大儒兼长书法、音律、绘画、通经史,弟子最著名者为曹操。琰少通音律,精研经史,长于学问与师兄曹操为友。
      西汉后期,即宣帝以降,共有十五位丞相。韦贤、魏相、丙吉、黄霸、于定国、韦玄成、匡衡、王商、张禹、薛宣、翟方进、孔光、朱博、平当、王嘉。22ff
      韦贤与其子韦玄成为鲁国邹人;魏相,济阴定陶人;丙吉,鲁国人;黄霸,淮阳阳夏人;于定国,东海郯人;匡衡,东海承人;王商,涿郡蠡吾人;张禹,河内轵人;薛宣,东海郯人;翟方进,汝南上蔡人;孔光,孔子第十四世孙,鲁人;平当,下邑人,后徙平陵。此十五人中,除朱博、王嘉为关西人氏,其他十三人全是关东人氏。
      卷六十九“赞曰: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将军白起,眉人;王翦,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苏武,上邽上官杰、赵充国,裹武廉褒,狄道辛武贤、辛庆忌,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其余不可胜数。
      至王莽篡汉,光武帝依靠南阳旧人和河北世家的支持光复大汉,定都雒阳。南阳和河北世家在光武帝打天下时立下大功,光武帝自然投桃报李,重用关东世家。
      从此时开始关东关西势力开始失衡,关东世家的势力始终压过关西世家,但是关西世家毕竟名将辈出,又岂会心甘情愿的让出权柄?
      关东压倒关西的形势正是由马超的先祖鼎鼎大名的伏波将军茂陵马援打破的,从光武帝建武年间开始,马援西征羌人,南征岭南建立了赫赫武功,到马援的女儿马皇后和儿子骠骑将军马防权倾天下,关西世家逐渐的夺回了权柄。
      在往后文有经学大师马融马季长、弘农华阴的关西孔子杨震杨伯起、郿人海内大儒玄德先生法真法高卿;武有马援、班超、耿恭、窦融,凉州三明等,其余则是数不胜数。
      在这些人物的引领和传承之下关西世家大者如
      关中的:茂陵马氏、平陵班氏、茂陵耿氏、平陵窦氏、华阴杨氏、杜陵苏氏杜陵杜氏
      陇右的:安定梁氏安定皇甫氏安定胡氏
      武威段氏敦煌张氏敦煌盖氏
      北地傅氏
      金城麴氏金城游氏
      敦煌段氏
      天水四姓
      临洮董氏
      其余小者如关中的:张氏李氏杜氏孟氏
      陇右的:陇西李氏武威张氏狄道辛氏狄道庞氏上邽上邽赵氏郁郅甘氏义渠公孙氏成纪李氏
      随着东汉初年的关东勋贵集团影响力渐渐减弱,关西世家开始在政治上得势。于是关东既得利益的世家为了把控手中的权势开始打压关西世家。
      关西世家大多因武功起家,在东汉中后期宦官掌权和关东世家的打压攻击的形势下,武人世家想要建功立业必须要向宦官势力靠拢以求获得朝廷内部的支持和皇帝的信任。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凉州三名的张奂张然名帮助大宦官曹节打败了政变的党人领袖窦宪、杜膺造成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而第二次党锢之祸时又是凉州三名的段颎段纪明帮助宦官对请愿游行的太学生动武,杀害逮捕了大批的党人领袖。
      这两件事将光武帝以来的关东关西世家不合的立场推向了极致,从此‘关西将和‘关东相彻底对立了
      马家虽说不是纯武人世家,也不算是纯粹的关西将门但是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往往不由自己决定。
      虽然关东世家对马家并无恶感,但是毕竟是对立的立场,因此当年马腾当年担心蔡邕不同意这桩婚姻的心情绝对不是多余的。
      所以马家对马超的婚姻才不敢掉以轻心,马家想让马超身上的武人标签更加的淡薄。
      于是和马超郎才女貌的蔡琰成为了马家的最佳选择,蔡琰的父亲蔡邕是陈留人,是太学祭酒五经博士是纯粹的儒士出身,书香门第,是真正的关东世家。
      蔡邕在党锢之祸时也曾被牵连通缉追捕过,虽然也算是党人的一员,但是此人却是个纯粹的文人

113蔡家有女初长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