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洛阳城的最后一个春天:从“金谷酒暖”到“胡尘扑面”
     公元311年的洛阳,春天来得格外萧瑟。金谷园的残垣断壁间,野花从石崇当年砸珊瑚的地方钻出来,老百姓路过时会吐口唾沫:“瞧,这就是富人作的下场。”更让人心慌的是城北邙山(máng shān)上的乌鸦,黑压压一片,每天围着城墙叫,像是在报丧。
     此时的洛阳城,早已没了太康年间的繁华。八王之乱把家底打光了,东海王司马越刚死,城里连像样的军队都凑不齐。晋怀帝司马炽坐在太极殿里,看着满朝文武穿得破破烂烂,突然问:“爱卿们,听说城外有流民卖儿卖女,是真的吗?”一个老臣哭丧着脸:“陛下,何止流民,宫里的米缸都快见底了……”
     《晋书》里记载了当时的惨状:“饥馑(jī jǐn)日甚,百官流亡者十八九。”(饥馑:饥荒)宫里的太监们偷偷在御花园里种菜,宫女们把珠钗熔了换粮食。最讽刺的是,当年石崇用来刷锅的麦芽糖,现在成了比黄金还贵的救命粮。
     二、刘曜(yào)来了:那个扬言“投鞭断流”的狠人
     围城的匈奴军队领头的叫刘曜,是汉国皇帝刘渊的侄子。这哥们儿长得青面獠牙,《晋书》说他“目有赤光,须髯(rán)不过百余根”,搁现在就是“杀马特”造型。但他打仗贼猛,早年跟着刘渊起兵时,就放话:“等我打下洛阳,要把晋朝皇帝的棺材当马槽!”
     刘曜攻城前,先派使者进城劝降:“陛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开城投降,保你当个安乐公。”晋怀帝把使者骂了出去:“我祖宗司马懿打天下时,你祖宗还在放羊呢!”刘曜听了哈哈一笑:“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攻城!”
     攻城那天,刘曜让士兵抬着云梯,上面挂着标语:“破城之后,抢三天!”匈奴兵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冲。洛阳城的守将是河南尹刘默,这哥们儿本来是个文官,被逼着带兵,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他站在城楼上喊:“兄弟们,跟我杀啊!”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士兵就晕过去了——饿的。
     三、城破时刻:从“玉碎宫倾”到“青衣行酒”
     五月的洛阳城,城墙在匈奴人的撞城锤下吱呀作响。刘曜下令:“用火烧城门!”火苗窜起来时,守城的士兵们哭了:“完了,粮食没了,城也保不住了……”有个老兵掏出怀里的半块麦饼,分给旁边的小兵:“吃了好上路。”
     《晋书·怀帝纪》记载了城破的瞬间:“贼入自宣阳门,焚宫庙及府寺,百官士庶死者三万余人。”(士庶:士人和百姓)匈奴兵进城后,跟疯了一样烧杀抢掠。太极殿里,晋怀帝被太监们推着往后宫跑,路上看见一个宫女抱着玉玺哭,他叹了口气:“把玉玺藏好,别让胡人抢去……”
     最惨的是后宫妃嫔。刘曜冲进皇宫时,看见一群妃子躲在角落里发抖,他指着一个长得漂亮的说:“你,过来伺候我。”那妃子咬着牙骂:“我是晋朝皇后,岂容你这胡狗玷污!”刘曜拔出刀:“不降就死!”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妃子扑上来:“陛下快走,我来挡住他!”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挡刀的妃子叫费兰英,本是个舞姬,临死前喊了句:“晋朝可以亡,但气节不能丢!”
     四、“汲冢竹书”的流浪记:当国宝遇上乱世
     洛阳城破时,最让人痛心的是宫里的藏书散佚(yì)。其中最珍贵的是“汲冢竹书”——魏襄王墓里出土

第13章 永嘉之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