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薛刚反唐兴义师 庐陵王复位振朝纲[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忠良蒙难恨难平,赤子提兵讨逆廷。
     三载血戈兴李唐,千秋史册记英名。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武则天废唐立周,自称圣神皇帝,一时间朝纲倒转,乾坤变色。那武周政权酷吏横行,残害忠良,尤以李唐宗室与开国元勋之后为甚。今日便要说那平西王薛丁山之后——薛刚,如何因一时之愤惹下塌天祸事,又如何聚义兴兵,誓要推翻武周,恢复李唐天下。这故事曲折离奇,且听细细道来。
     且说那薛刚乃是薛丁山与樊梨花之子,生得是:面如锅底墨染,发似朱砂喷涂,两道扫帚眉斜飞入鬓,一双铜铃眼炯炯放光。身高九尺开外,膀阔三停,腰大十围,手持一根八棱镔铁轧油锤,重有百二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这薛刚自幼习武,性情却似烈火,好打抱不平,偏偏又不谙官场规矩,只道凭一身武艺便可横行天下。
     此时正值武周垂拱年间,虽则天皇帝临朝称制,然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流放房州,睿宗李旦被软禁东宫,李唐江山名存实亡。长安城内表面繁华依旧,暗地里却是人人自危,唯有那薛家,因薛丁山征西有功,樊梨花又是黎山老母高徒,武后虽有忌惮,却也不敢轻易动手。
     时近元宵,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都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家家户户准备赏灯。薛刚当时年方十八,正是血气方刚之时,闻得城内元宵灯会热闹,便要出门游玩。他母亲樊梨花知晓儿子性情,再三叮嘱:“我儿此去,须得谨言慎行,不可惹是生非。如今朝政昏暗,凡事忍让为上。”薛刚拍着胸脯道:“母亲放心,孩儿只是去看灯,绝不惹事!”说罢,换了身便服,带了几个家将,直奔长安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而来。
     列位,这长安灯会果真是盛况空前!但见:
     千门挂红灯,万户悬彩绸。琉璃灯似星辰落,走马灯如龙凤游。狮子舞得活灵活现,龙灯耍得上下翻飞。卖小吃的吆喝声、耍杂耍的喝彩声、看灯人的欢笑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薛刚从未见过如此热闹景象,一时看得眼花缭乱,正往前走,却见前面围了一圈人,原来是街头艺人在表演“硬气功”。那艺人运气于胸,竟能让大石碾过而安然无恙,引得众人阵阵叫好。薛刚看得兴起,也挤入人群,大声喝彩。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纷纷避让。薛刚抬头一看,只见数匹高头大马驰来,马上坐着几个锦衣华服的少年,正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还有武则天的小儿子——被封为“英王”的武攸暨。这几人平日里仗着武后权势,在长安城内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武三思等人见前面人群拥堵,便挥鞭抽打,喝道:“滚开!滚开!惊了英王的马,你们担待得起吗?”那卖艺的艺人躲闪不及,被一鞭抽在脸上,顿时皮开肉绽。薛刚见状,心头火起,上前一步,拦住马头,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为何行凶打人?”
     武三思见是个黑脸少年拦路,喝道:“哪里来的野小子,敢管你家大爷的闲事?再不滚开,打断你的狗腿!”说罢,挥鞭便向薛刚抽来。薛刚侧身躲过,怒喝道:“你等仗势欺人,真当天下没有王法了吗?”
     武攸暨在马上冷笑道:“王法?我母亲就是王法!小子,识相的赶紧滚,否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薛刚本就憋着一股火,听他如此说,更是怒不可遏,喝道:“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说罢,伸手抓住武攸暨的马鞭,用力一扯。
     武攸暨猝不及防,被扯下马来,摔了个四脚朝天。武三思、武承嗣见状,大怒道:“反了!反了!给我打!”众家将一拥而上,挥拳便打。薛刚毫无惧色,展开拳脚,与众人斗在一处。他自幼习武,拳脚功夫何等厉害,只打得众家将哭爹喊娘,非死即伤。
     武攸暨从地上爬起来,拔出腰间佩剑,向薛刚刺来。薛刚侧身躲过,顺手夺过旁边卖艺人的一根铁棍,喝道:“你等作恶多端,今日便要教训教训你们!”说罢,铁棍挥舞,如狂风扫叶,武攸暨哪里是对手,只三两下便被薛刚一棍打中手腕,佩剑落地,接着又被一脚踹中胸口,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
     薛刚还要上前,却被家将拦住:“公子,打不得!他是英王啊!”薛刚一愣,这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再看武攸暨,已是气息奄奄。此时,巡城御史带领衙役赶来,见英王被打,大惊失色,急忙命人将薛刚拿下。薛刚力大无穷,衙役哪里抓得住,他打倒数人,趁乱冲出重围,逃回家中。
     武攸暨被抬回王府,已是奄奄一息,当晚便一命呜呼。武则天得知小儿子被打死,悲痛欲绝,下令严查凶手。很快便查到是薛刚所为,武则天本就对薛家心存忌惮,如今正好借题发挥,当即下旨:“薛刚目无王法,打死英王,罪大恶极!着令抄斩薛氏满门,钦此!”
     消息传到薛府,犹如晴天霹雳。薛丁山、樊梨花夫妇闻讯,知道大难临头。樊梨花虽有法术,却也知道天命难违,叹道:“我早知薛刚性情刚烈,必惹大祸,不想竟连累全家!”薛丁山仰天长叹:“我薛家世代忠良,不想今日遭此横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多时,羽林将军带领大队人马包围了薛府,宣读圣旨,将薛丁山、樊梨花及薛氏满门三百余口全部拿下,押往法场。长安百姓得知薛家蒙冤,纷纷前来送行,法场周围哭声震天。
     刽子手正要行刑,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樊梨花对天呼道:“黎山老母,弟子今日遭此大难,望师父救我!”话音刚落,只见一道金光从天而降,黎山老母现身法场,挥手一道仙法,将薛丁山、樊梨花二人救走,其余人等则未能幸免,全部被斩于法场之上。
     薛刚逃出城后,得知全家被斩,悲痛欲绝,跪在地上,对天发誓:“武则天!我薛刚若不报此血海深仇,誓不为人!我定要推翻武周,恢复李唐,为我全家报仇雪恨!”
     薛刚逃离长安后,一路向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招兵买马,反唐报仇。他先是来到湖北房州,想要寻找被流放的庐陵王李显,却得知李显被严密看管,无法接近。薛刚无奈,只得继续前行,来到九焰山。
     这九焰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当时已有一伙英雄好汉在此占山为王,为首的便是程咬金的孙子程越虎,还有罗成的孙子罗章,以及秦

第22章 薛刚反唐兴义师 庐陵王复位振朝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