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薛刚反唐兴义师 庐陵王复位振朝纲[2/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琼的后人秦方、秦文等人。这些人都是李唐开国元勋之后,因不满武周统治,才聚义九焰山。
     薛刚来到九焰山下,叫开寨门,见到程越虎等人。他说明来意,又说起全家被斩的惨状,众人听了,无不义愤填膺。程越虎道:“薛刚兄弟,你来得正好!我等正欲举事,推翻武周,恢复李唐,只是缺少一个领头的。你乃将门之后,又有血海深仇,正好做我等的盟主!”
     众人纷纷附和,当即推举薛刚为盟主,在九焰山竖起“反周复唐”的大旗。一时间,四方英雄豪杰闻风而至,九焰山的势力越来越大。
     薛刚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便有人向他推荐一个人——徐茂公的孙子徐策。这徐策足智多谋,堪比当年的徐茂公,如今隐居在卧龙山。薛刚当即带领众人,前往卧龙山请徐策出山。
     见到徐策后,薛刚纳头便拜:“徐先生,我薛刚家破人亡,如今聚义九焰山,欲推翻武周,为全家报仇,为天下除害。但我才疏学浅,望先生出山相助,指点迷津。”
     徐策扶起薛刚,说道:“薛将军不必多礼。我徐氏世代受大唐恩典,岂有不助之理?只是如今武周势大,不可贸然起兵。我有一计,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庐陵王李显,奉他为主,师出有名;第二步,联络各地反周势力,形成合力;第三步,待机而动,直取长安。”
     薛刚闻言大喜,问道:“先生高见!但不知如何寻找庐陵王?”徐策道:“我已打探清楚,庐陵王被流放房州,由武三思的心腹吴三思看管。我有一计,可以救出庐陵王。”
     于是,徐策如此这般,说出一计。薛刚连连点头,当即按照徐策的计划行事。他先派罗章带领一支人马,假装攻打房州,吸引吴三思的注意力;然后自己带领精锐,趁夜潜入房州,救出了庐陵王李显。
     李显被救出后,见到薛刚等人,激动不已:“卿等救我,实乃大唐之幸!”薛刚等人拥立李显为“中兴王”,以九焰山为基地,正式起兵反周。
     武则天得知薛刚在九焰山聚义,还救出了庐陵王,大怒道:“好个薛刚,竟敢如此猖獗!传我旨意,命武三思为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征讨九焰山,务必将薛刚等人一网打尽!”
     武三思领命,率领大军来到九焰山下,安营扎寨。他先派先锋官张天佐、张天佑出战。这张天佐、张天佑乃是江湖术士,会些妖法,他们在阵前摆下“阴魂阵”,只见黑气缭绕,阴风阵阵,唐军士兵见了,无不心惊胆战。
     薛刚不知是计,亲自出阵,却被阴魂阵中的邪术所伤,大败而归。徐策见状,说道:“此乃妖法,不可硬敌。我自有破阵之法。”
     原来,徐策早已料到武三思会使用妖法,提前派人去请樊梨花。此时樊梨花在黎山老母处修行,得知儿子薛刚有难,便向师父请假,前来助战。
     樊梨花来到九焰山,见到薛刚,母子相见,感慨万千。樊梨花道:“我儿放心,待为母破了这阴魂阵!”
     次日,樊梨花亲自出阵,她手持宝剑,口念咒语,只见一道金光闪过,阴魂阵顿时土崩瓦解。张天佐、张天佑见妖法被破,吓得掉头就跑,被樊梨花追上,一剑一个,结果了性命。
     武三思见先锋被杀,妖阵被破,大怒,亲自率领大军攻城。薛刚、樊梨花等人率军迎敌,双方在九焰山下展开一场大战。但见:
     金鼓齐鸣,杀声震天。唐军这边,薛刚手持八棱锤,如猛虎下山,逢人便打;樊梨花舞动绣鸾刀,如砍瓜切菜,所向披靡;程越虎、罗章等人也各显神通,杀得周兵周将哭爹喊娘。
     武三思哪里是对手,被杀得大败,率领残兵逃回长安。薛刚等人趁势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三思大败而归,向武则天哭诉。武则天闻讯,大惊失色,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请高僧做法,有人建议派使者求和,一时间众说纷纭。
     正在此时,丞相狄仁杰出班奏道:“陛下,如今薛刚势大,兵临城下,若再一味用兵,恐非良策。依臣之见,不如暂且议和,以缓其势,再从长计议。”
     武则天深知狄仁杰足智多谋,便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使者前往九焰山议和。薛刚得知后,问计于徐策。徐策道:“此乃武则天缓兵之计,不可答应。但我等也不可急于攻城,可先将长安围住,断其粮草,待其内乱,再一举攻克。”
     薛刚依计而行,将长安团团围住。城中粮草渐渐短缺,百姓怨声载道,军心也开始动摇。武则天见状,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
     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薛丁山的阴魂出现在唐营,助薛刚攻城!原来,薛丁山被黎山老母救走后,潜心修道,如今得知儿子兵临长安,便以阴魂之身前来相助。
     这日,薛刚正在指挥攻城,只见半空中出现一员大将,正是薛丁山!他手持方天画戟,厉声喝道:“武则天篡夺大唐江山,残害忠良,天理难容!我薛丁山今日特来助我儿薛刚,推翻武周,恢复李唐!”
     周兵周将见了薛丁山的阴魂,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投降。薛刚趁机下令攻城,唐军如潮水般涌入长安城内。
     武则天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便服毒自尽。武三思、武承嗣等人被活捉,押往薛刚面前。薛刚想起全家被斩的血海深仇,怒喝道:“你们这班奸贼,今日终于落在我手里!”说罢,下令将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斩首示众。
     长安被攻克后,薛刚等人迎接庐陵王李显入城,李显正式复位,是为唐中宗。中宗复位后,下旨为薛家平反,追封薛丁山为“忠义王”,樊梨花为“护国夫人”,薛刚为“安国大将军”。
     薛刚大仇得报,又恢复了李唐江山,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九泉之下的家人,不禁泪流满面。此后,薛刚辅佐中宗,整顿朝纲,安抚百姓,大唐江山终于得以恢复。
     列位看官,这正是:
     薛刚反唐兴义师,血戈三载复唐基。
     忠魂不灭天难昧,留得英名万古题。
    喜欢。
  

第22章 薛刚反唐兴义师 庐陵王复位振朝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