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繁华梦一场,渔阳鼙鼓破宫墙。
红颜未是祸根种,贪佞从来误帝王。
列位看官!话说大唐自太宗皇帝贞观之治,经高宗、武周,再到玄宗李隆基,已是百年升平气象。这玄宗皇帝早年励精图治,任姚崇、宋璟为相,开创开元盛世,真个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长安城里车水马龙,胡商云集,歌楼酒肆通宵达旦,说不尽的繁华富庶。谁曾想,到了天宝年间,玄宗皇帝渐生怠惰之心,沉溺酒色,朝政日非,终致天翻地覆的大变故——这便是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今日且说那乱首安禄山,如何在渔阳起兵,搅得大唐江山沸反盈天。
且说天宝年间,玄宗皇帝李隆基已近花甲,早失了早年的锐气,每日里只在宫中与贵妃杨玉环饮酒作乐。这杨贵妃生得是: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本是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却被玄宗看中,接入宫中,封为贵妃。自此君王不早朝,每日与贵妃在长生殿里焚香许愿,在沉香亭畔赏玩牡丹。贵妃喜食荔枝,玄宗便命人从岭南快马加鞭,千里送荔枝,道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贵妃得宠,全家鸡犬升天。她的兄长杨国忠,本是个市井无赖,却因此平步青云,做到了宰相之位。这杨国忠胸无点墨,只知搜刮民财,结党营私,把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
列位,这时候偏有一个人,把玄宗皇帝和杨贵妃哄得团团转,此人便是安禄山。这安禄山本是营州柳城的胡人,姓康,名轧荦山,后来随母改嫁安延偃,遂改姓安。他生得是:
身躯肥胖如肉山,面如盘盆底儿宽。
双目如炬放凶光,胡须似戟翘唇边。
别看他三百多斤重,跳起胡旋舞来,旋转如飞,比那少女还要轻盈。
安禄山最会阿谀奉承,他知道玄宗宠信杨贵妃,便想方设法接近。一日,他入宫面圣,见了贵妃,倒头便拜,说道:“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父亲放在后头,臣今日愿认贵妃娘娘为干娘!”玄宗和贵妃听了,哈哈大笑,只道他憨直可爱,当下便认了这个干儿子。
从此,安禄山出入宫禁如同自家,时常与贵妃嬉戏。他还常常在玄宗面前装疯卖傻,逗得玄宗开心。有一次,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安禄山拍着肚子说:“没什么别的,只有一颗对陛下的赤胆忠心!”玄宗听了,更是欢喜,对他越发信任。
安禄山深知边将手握兵权,才能得到重用,便主动请缨,镇守边疆。他多次出击契丹、奚等族,虽互有胜负,却总能虚报战功,深得玄宗赏识。玄宗先后任命他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北方的军事大权。
这三镇节度使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安禄山手握重兵,又见朝政腐败,便渐渐起了野心。他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打造兵器,还收养了八千名契丹、同罗等族的勇士,组成“曳落河”(意为壮士),作为自己的亲兵。
安禄山的野心,早就被一些有识之士看在眼里。太子李亨多次提醒玄宗,说安禄山拥兵自重,恐有反意。宰相杨国忠也因与安禄山争权夺利,多次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反。
一日,杨国忠在玄宗面前奏道:“陛下,安禄山手握三镇兵权,又收养壮士,囤积粮草,其心昭然若揭!陛下若不信,可下旨召他进京,他必不敢来!”玄宗半信半疑,便下旨召安禄山入朝。
谁知安禄山接到圣旨,竟毫不犹豫,立刻进京面圣。他一见到玄宗,便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说道:“陛下,臣是胡人,蒙陛下天恩,才有今日。如今杨国忠却屡屡诬陷臣要造反,臣真不知哪里得罪了他!”说罢,哭得更凶了。
玄宗见他哭得伤心,又想到他平日的“忠心”,便安慰道:“爱卿勿忧,有朕在,谁敢害你!”当下便赏赐了他许多金银珠宝,还加封他为东平郡王。要知道,异姓封王,在唐朝是很少见的,可见玄宗对他的宠信。
安禄山回到范阳(今北京),更加肆无忌惮地准备造反。他知道玄宗年迈,朝政腐败,正是起兵的好时机。他还暗中勾结契丹、突厥等族,组成反唐联盟。
杨国忠见安禄山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更加着急,便想出一个毒计:他派人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家人下狱,还抄没了家产。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以“忧国之危”为名,宣布讨伐杨国忠。他发布檄文,说道:“杨国忠专权误国,残害忠良,臣今奉密诏,率兵入朝,诛讨逆贼!”
列位,这安禄山起兵之时,究竟有多少人马?据史书记载,他率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马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渔阳(今天津蓟县)出发,浩浩荡荡杀向长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安禄山的大军,皆是训练有素的边兵,战斗力极强。而唐朝承平日久,内地州县的军队久不征战,装备陈旧,战斗力低下。因此,安禄山的大军所到之处,河北州县的官员纷纷望风而降。
且说安禄山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直到探马接连报来,他才大惊失色,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百官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得意地说:“陛下,臣早就说安禄山要反,如今果然应验了!不过陛下勿忧,安禄山不得人心,不出十日,定会被部下杀死!”玄宗听了,将信将疑。
就在这时,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渡过黄河,攻克了陈留(今河南开封)。守将张介然战死,陈留太守投降。安禄山听说玄宗已经处死了他在长安的儿子安庆宗,气得咬牙切齿,下令屠城,陈留百姓惨遭杀害。
接着,安禄山的大军又攻克了荥阳(今河南郑州),直逼东都洛阳。唐朝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奉命率军防守洛阳,但他们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市井子弟,根本不是安禄山边兵的对手。
十二月,双方在洛阳城外展开激战。封常清、高仙芝虽然勇猛,但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最终退守洛阳城。安禄山大军将洛阳城团
第23章 安禄山渔阳举逆旗 唐玄宗天宝起烽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