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霍小玉痴心错付 李十郎负义薄情[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痴心错付薄情郎,遗恨长安泪满裳。
     纵使相逢应不识,空留玉碎断人肠。
     列位看官!今番要说一段中唐年间的悲情绝唱,出自蒋防先生笔下的《霍小玉传》。这故事道尽了歌妓霍小玉与才子李益的爱恨纠葛,既有长安城中的惊鸿一瞥、月下盟誓,更有那金榜题名后的背信弃义、玉碎香消。且看那痴情女子如何错付真心,薄幸书生又如何酿成千古遗恨——
     话说唐德宗贞元年间,长安城里有位绝色女子,姓霍名小玉,本是霍王庶女。只因母亲是歌姬,霍王死后,母女二人被赶出王府,流落风尘。这霍小玉生得:
     云鬓堆鸦,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樱唇轻点,皓齿内鲜。身着藕荷色罗裙,外罩素纱蝉翼衫,行走时环佩叮当,静立处如娇花照水。更兼通音律、善诗画,歌喉婉转,舞姿曼妙,乃是长安平康坊中数一数二的才貌双绝之人。
     虽为歌妓,霍小玉却只接文人雅士,寻常富商大贾,便是黄金万两,也难见她一面。时人皆称她“霍王小女”,敬重她的才学与品格。
     这日,长安举行曲江宴,新科进士齐聚。内中有位才子,姓李名益,字君虞,陇西成纪人氏,排行第十,人称“李十郎”。这李益生得:
     头戴乌纱帽,身着绿罗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鼻梁高挺,唇色殷红。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更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年刚考中进士,授郑县主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李益久闻霍小玉芳名,便在友人崔允明的引荐下,来到霍小玉家中。只见院内花木扶疏,琴声悠扬,霍小玉正临窗刺绣。见李益到来,她起身相迎,声音温婉:“不知李郎光临,有失远迎。”
     李益见霍小玉果然名不虚传,比传闻中更添三分姿色,不由得心摇神荡,作揖道:“久仰小娘子芳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霍小玉微微一笑,命丫鬟摆上茶点,两人相谈甚欢。李益谈吐风雅,霍小玉见识不凡,两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只觉相见恨晚。
     自此之后,李益便日日来与霍小玉相聚。霍小玉见李益一表人才,又真心待她,便动了真情。一日,霍小玉对李益道:“妾身本是风尘女子,自知配不上李郎。但见郎一片真心,妾身愿以终身相托。只是郎此去郑县上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李益闻言,感动不已,指天发誓道:“小玉放心,我李益对天起誓,此去上任,定当尽快回来,八年内必娶你为妻。”说罢,解下随身佩戴的香囊,递给霍小玉:“此香囊乃家母所赐,今赠予你,以表我心。”霍小玉也取下一支金钗,交给李益:“此钗是我贴身之物,郎若见钗,便如见我。”
     两人相拥而泣,定下八年之约。李益上任之日,霍小玉十里相送,泪眼婆娑:“郎此去多加保重,切勿忘了今日之约。”李益道:“小玉放心,我若负你,天诛地灭!”说罢,登车而去。
     李益到了郑县,忙于政务,起初还时常写信给霍小玉,诉说思念之情。霍小玉收到信,便将信珍藏,每日拿出来诵读,盼着李益早日归来。
     两年后,

第29章 霍小玉痴心错付 李十郎负义薄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