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剧:34;军士掠人而卖之,驱缚屠割如羊豕,讫无一声悲号者。34;
杨行密入城后,面对惨状痛心疾首。他下令开仓放粮,安抚百姓。但城中实在无粮,他只好与将士们一起吃木屑充饥。这时,有个名叫袁袭的谋士献计:34;孙儒兵多粮少,利在速战;我军应避其锋芒,坚壁清野,待其粮尽,必不战自溃。34;杨行密采纳了这个建议,主动撤出扬州,将一座空城留给孙儒。
孙儒占领扬州后,果然因粮草不足陷入困境。龙纪元年(889年),他率军攻打宣州(今安徽宣城),企图夺取粮草。杨行密则采用34;疲敌战术34;,坚壁清野,不与孙儒正面交锋。同时,他派人烧毁孙儒的粮道,断其补给。
关键时刻,杨行密得到了一个重要助力——名将李神福。李神福献计:34;孙儒营寨相连,若用火攻,必乱其阵脚。34;杨行密采纳此计,趁夜派人潜入孙儒营中纵火。《旧五代史》记载:34;风助火势,烟焰张天,孙儒营中大乱,人马相踏,死者不可胜数。34;杨行密趁机率军出击,斩杀孙儒,收复扬州。
此役后,杨行密的势力大增。唐昭宗封他为淮南节度使,承认了他在淮南的统治地位。他重用谋士高勖(xù)、将领田頵(jūn)等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兴修水利。短短几年间,淮南地区34;农桑兴,商贾集,百姓乐业34;(《十国春秋》)。
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杨行密为吴王,正式建立吴国(史称南吴)。此时的杨行密已身患重病,但仍心系国事。他深知儿子杨渥(wò)年少轻狂,不堪大任,于是召集心腹大臣徐温、张颢(hào)等人托孤:34;吾儿不才,望诸君善辅之。若其不堪,诸君可自取之。34;(《新五代史》)
这番遗言看似大度,实则暗藏玄机。杨行密早已暗中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将领,形成制衡之势。他还特意留下一道密诏:34;若徐温、张颢有异心,可持此诏诛杀之。34;可惜的是,杨行密死后,徐温逐渐掌握大权,最终架空杨氏政权。但不可否认的是,杨行密奠定的基业,为后来南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行密从一个寒门子弟,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吴王,其传奇经历堪称五代十国的典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之中,唯有智勇双全、能屈能伸者,方能成就大业。而他在淮南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更是为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带来了难得的安宁,这或许才是他最值得铭记的功绩。
喜欢。
第6章 南吴杨行密崛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