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南唐李昪创盛世[2/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造34;先祖牌位34;,还重修唐陵,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昇元元年(937年),李昪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34;唐34;,史称南唐。登基大典上,他身着唐高祖李渊的画像,泣曰:34;臣昪不才,愿复大唐荣光。34;(《十国春秋》)为收揽人心,他下诏:34;凡唐室宗亲,皆可入朝为官;天下姓李氏者,免役三年。34;这一举措迅速赢得江南士族支持,连吴越国钱氏都遣使祝贺。
     李昪称帝后,推行34;息兵安民34;政策。他颁布《劝农诏》:34;民间有能开垦荒田者,三年不征税;有能兴修水利者,赏帛百匹。34;(《南唐书》)在他的推动下,南唐修建了着名的34;扞海塘34;,根治了太湖流域的水患,使得34;京畿之地,亩收三石34;。《资治通鉴》记载,昇元年间34;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34;。
     为发展文化,李昪在金陵设立34;国子监34;,亲自选拔学者校订《九经》;又建34;澄心堂34;,收集图书十余万卷,其藏书量远超同时期的中原王朝。他还创立34;画院34;,招纳顾闳中、周文矩等画家,开创了影响后世的34;南唐画派34;。当时的金陵城,3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34;,俨然成为南方文化中心。
     李昪生活极为节俭。《钓矶立谈》记载,他日常饮食34;不过数器,肉不过一味34;,龙袍上甚至有补丁。有次,侍臣进献珍宝,他怒道:34;珠玉非急用之物,何异于人主好声色?34;当即命人将珍宝沉入玄武湖。这种节俭作风影响了整个南唐宫廷,直到其子李璟继位初期,仍保持着清廉之风。
     昇元七年(943年),李昪突然迷上炼丹术。他听信方士所言,服用34;仙丹34;后,身体日渐消瘦,性情也变得暴躁。《南唐书》载:34;上服金丹,常燥渴,饮水数斗不止,四肢浮肿。34;太医进谏:34;金丹乃水银所炼,久服必伤肝肾。34;李昪却怒道:34;秦皇、汉武皆求仙,岂虚言哉?34;
     临终前,李昪召太子李璟至榻前,手指金陵城地图道:34;汝当牢记:北敌(后晋)不足惧,唯吴越与闽国需慎防。若能守此三州(指淮南、江南、江西),可保社稷百年。34;(《续资治通鉴》)说罢,取出一个锦盒:34;内有唐室传国玉玺,汝当善守之。34;李璟打开锦盒,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卷《贞观政要》,方知父亲深意——治国之道,不在玉玺,而在仁政。
     李昪从流浪孤儿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堪称五代十国的励志典范。他建立的南唐,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为江南百姓创造了近三十年的和平盛世。其治国方略深刻影响了后世,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感叹:34;吾观南唐诏书,皆出于圣人之言,李昪真贤主也。34;(《涑水记闻》)
    喜欢。
  

第7章 南唐李昪创盛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