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狸猫换太子[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景德四年春,汴京大内的玉津园里,杏花正开得如云似霞。刘娥凭栏而立,身上的蜀锦披风随微风轻扬,绣着的杜鹃鸟仿佛要振翅飞出。她望着池中悠游的金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暖玉镯——那是二十年前,她随夫婿龚美从成都府东下时,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
     “娘娘,陛下召您去御书房。”贴身宫女珊瑚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刘娥回过身,镜中的女子已年近四十,眼角虽有细纹,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自景德元年澶渊之盟后,真宗皇帝赵恒的身体每况愈下,朝堂之事多由她代为批阅,这后宫与前朝的分量,早已悄然压在她肩头。
     御书房内,真宗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捏着本《太平御览》,却望着窗外出神。见刘娥进来,他勉强笑了笑:“你看这书上说,商汤祈雨于桑林,终致甘霖。如今朕……”
     刘娥心中一叹。真宗登基多年,虽有过几个皇子,却都早早夭折,如今膝下唯有杨淑妃所生的皇长女,可帝王岂能无嗣?她走上前,替真宗掖好被角:“陛下何必忧心,臣妾已请龙虎山的高道设坛祈福,想必上天会垂怜大宋。”
     真宗握住她的手,指尖冰凉:“当年你入宫时,朕还是襄王,如今……”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若不是郭皇后难产而逝,朕早已……”
     “陛下慎言。”刘娥打断他,目光扫过案上堆积的奏折,“如今最重要的是龙体安康。至于子嗣……”她话未说完,忽听外面传来喧哗,珊瑚匆匆进来:“娘娘,李才人在御花园晕倒了!”
     李宸妃彼时还只是个普通的才人,因家世低微,在宫中向来默默无闻。当太医诊出她有孕时,整个坤宁宫都轰动了。刘娥站在寝殿外,听着里面太医的恭贺声,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娘娘,”珊瑚低声道,“李才人这胎……可是陛下多年来的第一个皇子啊。”
     刘娥没有说话。她想起自己早年曾有过一子,却在襁褓中夭折,此后再无身孕。如今李才人有孕,于国是幸事,于她却是隐忧——若这孩子是皇子,母凭子贵,李才人怕是要威胁到她的地位。
     三日后,刘娥在偏殿召见李才人。殿内熏着龙涎香,李才人穿着浅碧色宫装,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起来吧,”刘娥声音平淡,“听说你有孕了,这是天大的喜事。”
     李才人惶恐地磕头:“谢娘娘恩典。臣妾出身微贱,不敢……”
     “好了,”刘娥打断她,示意珊瑚送上一碗汤药,“这是本宫特意为你熬的安胎药,每日一碗,可保你母子平安。”
     李才人望着那碗深褐色的汤药,犹豫着不敢接。刘娥见状,亲自端起药碗:“怎么,你是信不过本宫?”
     “不敢!”李才人慌忙接过,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在舌尖蔓延,她忍不住咳嗽起来。刘娥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好好养着吧,若生下皇子,本宫定奏请陛下,封你为妃。”
     待李才人退下,珊瑚忍不住问:“娘娘,那药……”
     “不过是些健脾安神的药材罢了。”刘娥淡淡道,目光落在窗外,“只是这孩子,未必能顺利出生。”
     大中祥符三年,李才人临盆之日,汴京忽然下起了罕见的黑雪。刘娥站在坤宁宫的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黑色雪花,心中隐隐不安。珊瑚匆匆来报:“娘娘,李才人难产,太医们正在全力救治!”
     “知道了。”刘娥转身,从妆奁里取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一张剥制好的狸猫皮,毛色乌黑,爪牙锋利。这是她早已备好的——若李才人诞下皇子,便用这狸猫换走,只说生下了个怪物,以绝后患。
     正思忖间,忽听外面传来婴儿的啼哭。珊瑚惊喜道:“生了!是个皇子!”
     刘娥脸色一变,拿起狸猫皮就要往外走,却又停下脚步。她想起真宗期盼子嗣的眼神,想起自己多年的谋划,忽然觉得这一步太过凶险。“等等,”她对珊瑚说,“你去告诉产婆,就说本宫有旨,皇子需先抱来给本宫看看。”
     产婆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坤宁宫,见刘娥面色冷峻,不由打了个寒噤。刘娥接过婴儿,看着他皱巴巴的小脸,心中忽然一动——这毕竟是真宗的骨肉,是大宋的皇子。
     “娘娘,”产婆小心翼翼地问,“是否要抱去给陛下看?”
     刘娥沉吟片刻,将婴儿递给珊瑚:“你亲自抱去御书房,就说李才人诞下皇子,陛下定会龙颜大悦。”她顿了顿,又叮嘱道,“李才人产后虚弱,让她好好休养,暂时不要让她见皇子。”
     珊瑚抱着婴儿走后,刘娥看着桌上的狸猫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终究还是下不了那个狠心。只是这孩子,从此便要养在她的名下,李才人……也只能做个默默无闻的生母了。
     乾兴元年,真宗皇帝赵恒驾

第7章 狸猫换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