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李师师夜会徽宗[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宋宣和年间的汴京,最热闹的不是金明池的龙舟赛,而是城南的34;矾楼34;。这地儿相当于北宋的34;星光大道34;,但最亮的那颗星,非李师师莫属。这姑娘本是汴河边染布匠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爹把她送进佛寺,老和尚摸了摸她的头,她突然大哭,爹觉得这是34;佛弟子34;(梵语称34;师子34;),就叫她34;师师34;。后来爹犯事死了,师师被青楼妈妈李妈妈收养,改名李师师。
     李师师的34;出道34;堪称励志剧。她不像其他歌姬靠颜值吃饭,而是走34;实力派34;路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唱晏几道的词。有次她在矾楼唱《鹧鸪天》:34;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34; 声音一出来,整个矾楼鸦雀无声,连端茶的小厮都忘了走路。当时还是太学生的周邦彦听完,当场写了首《兰陵王·柳》:34;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34; 从此成了李师师的34;铁杆粉丝34;。
     李师师真正34;爆红34;,靠的还是包装。李妈妈请了汴京最牛的造型师,给她设计了34;素妆淡抹34;的风格——别人穿金戴银,她偏穿白棉布裙;别人唱靡靡之音,她专唱苏轼的34;大江东去34;。这种34;反差萌34;让她迅速出圈,连宰相李邦彦都成了她的34;榜一大哥34;,每次来都送整箱的珍珠玛瑙。
     李师师的34;顶流34;地位,引来一位特殊的34;粉丝34;——宋徽宗赵佶。这位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擅长瘦金体、工笔画,还懂音律。有天他看了周邦彦写的《李师师外传》,好奇心爆棚:34;这女子真有那么神?34; 太监张迪见状,凑上来小声说:34;陛下,想不想见真人?34;
     宣和元年的某个雪夜,徽宗换上商人衣服,跟着张迪穿过汴京的地道,来到李师师家后门。李妈妈一看这34;商人34;派头不凡,连忙把他请进客厅。等了半个时辰,才见李师师穿着素纱裙,抱着琵琶姗姗来迟,连个礼都没行,直接坐下调弦。
     徽宗想搭话,李师师却先开口:34;客官想听什么?34; 徽宗说:34;久闻姑娘擅长苏词,来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如何?34; 李师师轻笑一声:34;苏学士词太豪迈,小女子唱不出那气势,不如来首晏几道的《生查子》吧。34; 说罢轻拨琴弦:34;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34; 声音婉转,徽宗听得入了迷。
     从此徽宗成了李师师的34;常客34;,还亲笔写了块匾额34;醉杏楼34;送她。这事很快在汴京传开,有人编了首民谣:34;山外青山楼外楼,徽宗皇帝下矾楼。多少王孙公子恨,不敌师师一抹愁。34;
     徽宗私会李师师,最难受的要数周邦彦。这位34;宋词天花板34;本来是李师师的34;灵魂伴侣34;,现在却成了34;备胎34;。有次徽宗生病,周邦彦赶紧跑到李师师家34;探班34;,刚坐下就听说皇帝来了,吓得躲到床底下。
     徽宗拎着江南进贡的新橙,笑着说:34;师师,你看这橙子多新鲜,刚从船上传来的。34; 李师师剥开橙子喂他,两人卿卿我我。周邦彦在床底下听得牙痒痒,忍不住掏出纸笔,当场写了首《少年游》:3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34; 把床底视角的尴尬写成了浪漫。
     徽宗走后,周邦彦从床底爬出来,李师师看了词直笑:34;周郎啊周郎,你这是拿命在写词啊!34; 没想到这首词很快传遍汴京,徽宗知道后气得够呛:34;好你个周邦彦,敢偷听朕的隐私!34; 立刻下旨把他贬出京城。李师师舍不得,跑到皇宫求情:34;陛下,周学正只是个词人,何必跟他计较?34; 徽宗哼了声:34;他要是只写词还好,就怕他乱说话!34; 但终究念在李师师面子上,没杀周邦彦,只是把他调到外地当小官。
     这个故事被南宋张端义写进《贵耳集》,成了汴京娱乐圈的34;名场面34;。后来有人问李师师:34;你更喜欢皇帝还是周邦彦?34;&nbs

第13章 李师师夜会徽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