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章 渭水之盟?渭水之耻[1/2页]

化身怼怼:盘点封建时期各朝代 初心永不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敲黑板,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解一下渭水之盟!】
      【就在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发生了突厥兵临长安的紧迫局势。我们来看下具体的时间:六月初四,玄武门事变爆发。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队抵达高陵,距离长安只有百余里。
      李世民此时虽然已经登基,但对国内的控制力度却远远不够。在地方上,还有很多前太子李建成的旧属身居要位,时刻威胁着李世民的统治。而长安这边,驻守兵力也十分有限。整个长安城所有军队加起来,也就数万人而已。而突厥此次南下,却是号称二十万大军。
      从兵力上来看,唐朝这边,显然处于绝对的劣势。
      在这种局势下,很多大臣们表示,应该暂时放弃长安,另行迁都,避免和突厥主力战斗。然而最终,李世民却力排众议,选择死守长安城。】
      盘点到这里,刚刚从玄武门之变的胜利中满怀希望的秦王及其亲附则肃然以对,还有两月的时间,要尽早防范突厥的到来,避免渭水之盟的再次发生!
      而唐朝位面,贞观二年的李世民则怒锤一记大腿,"渭水之耻啊!"
      【为了保住长安,李世民一边派人去外地调兵,一边派尉迟敬德领兵,主动出击,在泾阳痛击突厥先锋。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最后不但打败了突厥的先锋,还生擒了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歼敌上千。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打了一场胜仗。但相比突厥的二十万大军而言,上千先锋部队的损失,只能算是毛毛雨,根本无法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数日之后,突厥大军抵达渭水河畔,战斗一触即发。
      唐朝,迎来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名文官,来到渭水河畔。仅凭六名文官随从,便与突厥二十万大军隔河开始对峙。李世民指责颉利可汗违背了双方的盟约,主动侵犯了大唐的领土。
      这一下,颉利

第25章 渭水之盟?渭水之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