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六九章 融合[2/2页]

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要是总督府包庇那人,很快他就可能因为莫名的原因死在不知道什么地方。
      这几年威廉·坚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以至于总督府不得不平等对待华人。
      罗氏敏还觉得大嘤帝国在这里还是原来的那个胜利者吗?
      呵呵,真是太可笑了,实际上香江总督府早就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了。
      “那怎么办,威廉?”
      “总督,我想们必须要开始撤侨了,趁着这里现在还没被复兴军包围。现在复兴军切断了岛上的粮食蔬菜供应,很快我们就要饿肚子了,那些华人可以直接撤到对面去,我们只能退到海峡殖民地了。”
      “撤走?这里是大嘤帝国的地盘,我们怎么能主动撤走?”罗氏敏有些激动。
      他才刚刚上任就撤走,这不是让他成为别人的笑柄吗?
      而且他又怎么跟国内交代呢?
      “总督,那就在这里坚守吧。”威廉?坚只能无奈道。
      “现在就派人到海峡殖民地求救,希望我们的海峡舰队能够赶过来。”
      “另外要派人去安抚城内居民的情绪,再派人监视城内的华人。”
      “城内的守军也要加紧构筑防御攻势。”
      ……
      威廉·坚给的建议倒是比较中肯的。
      至少现在复兴军还没有进攻,他们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
      此时的董书恒已经到了伊犁城,这里是西域都护府的中心。
      军政两届的驻地都在这里。
      西域的文官现在以李存文为首,此人今年已经五十。
      李家的兄弟俩现在在政界都混的风生水起。
      李存文是道光二十五年的进士,投靠复兴军的时候已经是一府通判。
      在那个时候,复兴军还是一个地方团练。
      虽然其投靠复兴军跟家族的关系很大,但是他确实是帮复兴军做了很多事情。
      满清的统治模式之下,地方官员的权力非常大,一个地方的主要官员就那么几个。
      有地方官员做掩护,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的容易。
      所以复兴军控制浙江之后,李存文很快就成为了一方大员。
      他的这个年纪是有很大的希望,混到一个内阁副总理,进入国家的决策层。
      李存文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稳重,他似乎对中庸之道领悟的非常深刻。
      董书恒是在哈密与李存文碰的头。
      然后在李存文的陪同下参观了这里棉花种植园。
      西域这里的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
      这里生产的棉花要比别的地方纤维更长,品质更高。
      无论是棉花种植园还是牧场都是为了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这里总是容易出事情,就是因为这里的人原本都是以一个族群的形式生活在一起。
      部族首领的权力太大,很容易就能够用宗教等各种借口挑动底下的人随他们作乱。
      左季高来了之后,杀了一批挑头的人,然后开始大规模的迁民运动。
      第一,从内地迁移一部分汉民过来安置在原来容易动荡的南部地区,然后将南部地区原本的人口,分散安置到天山北麓的汉民聚居点。
      第二,建造大量的国营农场、牧场,给他们安排生计,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的世俗化管理。
      比如他考察的鄯善县东巴农场,这里一共安置了两百户人家,其中有五十二户是汉人,四十三户维吾尔人,五十一户克尔克孜人,三十三户哈萨克人,剩下的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他们耕种了两万亩的小麦,一万亩的棉花,还有两千亩枣园,另外还有几百亩的瓜田。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他们每年还能够创造三万华元的利润,这样的农场完全按照世俗化的管理。
      所有的人都是农场的工人,待遇上一律平等,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可以成为农场的工人。只是可能会被分到新的农场去工作。
      农场中一样有学校,有各种公共设施,等到下一代,他们可能就会完全抛弃自己的传统。这样的融合方式是一种精细化的融合方式。
      原本左季高只是将架子给搭建起来,李存文接任之后,才真正将这件事情给做精细了。
      他主持统计了整个西域地区的民族和人口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人口的调配。
      总的原则就是在边境的要地和一些战略价值高的地区以汉民为主体,夹杂一些异地安置的其他民族。
      边境地区也分为稳定区和冲突区。
      比如和爱乌罕的边境地区就是稳定区,这里的可以放心地发展的边境贸易。
      建立一些商业性的边境小城。
      而夷播海以西与哈萨克缓冲区就属于冲突区,这样的地方,就以军事占领为主,依靠复兴军组成内圈的防线,然后以各族抽调的轻壮组成游骑兵,负责外圈的防御。
      这些游骑兵的选拔也非常的讲究,必须要是那些有家人在后方农场或者牧场人年轻男子。
      这这些人会在边境的缓冲区组建军屯。
      他们主要的任务就军屯加上巡视。
      都护府还有一个维护地方稳定的措施,就是将一些生活条件太过恶劣的地方则建成保护区,迁出原本生活在那里的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部族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太弱了。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他们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几十万的各族牧民下山。
      当然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是因为都护府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他们。
      实在要是没有地方安置了还可以安排在其他省份,将这些人纳入到移民局的统一调配名单之中。
      总之,能够过上更加稳定的生活,普通人还是愿意搬的。
      不想迁移的都是原来的那些首领。
      但是在复兴军的军威之下,没人敢于反抗。
      那些有野心的挑头者早就已经被左季高给收拾掉了。
      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西域没有再出现内部的暴乱。
      对于李存文在西域的民生建设,董书恒还是满意的。
      现在建成的农牧场就有一百多个,收纳的人口占据了西域地区人口的一半,这将是西域以后稳定的根基。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李存文也做得不错。
      去年一年就开办了五座煤矿、一座铁矿,一座炼铁厂,还有一座炼油厂。轻工业方面,建造了五座食品加工厂,两座大型纺纱厂一座制衣厂。
      伊犁河南岸,正对着伊犁城的方向一座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
      他还在各地建立了供煤站,改变了以往农牧民使用牛粪和木柴作为燃料的习惯。
      还制定了保护林木的地方法令,西域人很早就开始与沙漠共生,他们也知道树木在抵抗沙漠侵袭中的作用。

第六六九章 融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