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4章 还好我是端水大师[2/2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还是有人表情不悦的,但轮不到叱责批评,因为昭田已经带头笑着走到前方,理理西装坐下来示意:“开始吧?”
  荆小强马上装逼的用英语:“嗷瑞,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我用英语讲述没问题吧……”
  他能看见跟着坐到前排的大老中,有三四位欧美人,作为一家全球大企业,还刻意给花旗表达不会用焦盆人去领导电影公司的狗腿子气质下。
  这夹杂了不少俚语的娴熟英语,果然让所有人目光都稍微变了下。
  起码刚才看见个中国人那种下意识的不舒服、抵触情绪,消散一空,这是比我们还能舔的二鬼子啊。
  感觉是同类了。
  洒脱轻松的示意技术主管开始播放视频:“这就是从电影胶片,转到Beta带,再用视频采集卡转成电脑数码文件,播放器是临时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不丢失精度,因为利用电脑修改完成之后,还要反向的转回去,毕竟全球电影播放机全都是胶片机,第一个镜头……”
  会议厅的光线暗下来,除了前排就坐十来位大老,其他起码有六七十号人,根本就不敢坐,全都挤着站在后面。
  不知道是大老的随从助理还是别的技术专家、研发人员,非常安静。
  一起看见电脑桌面显示,点击打开播放软件,其实一切都还是基于DOS系统。
  所以还顿了下,才弹出画面,所有人都有种呃!
  齐齐往后靠在椅背上的动作。
  巨大的轮船船头拍摄!
  夕阳下的海景,太平轮号轮船直接怼脸拍!
  换到三十年后可能第一反应是,你用了无人机拍摄吧?
  可在92年只有震撼。
  哪怕只是四千吨的冷藏船改造,哪怕原本的太平轮只有两千多吨,可电影本就是光影的魔术。
  一个感觉从海面斜着拉起来的镜头,就从垂直破水的船首边滑过……
  在高处能看到船舶烟囱的滚滚黑烟往后倒得很厉害。
  加上刚才升起来时候那种乘风破浪的激荡浪花力度,很明显这条船在全力行进。
  看过无人机拍摄画面的人,大多都会有那种莫名觉得胯下一酸的不踏实感。
  这是人类脚踏实地习惯了之后,写进基因代码里的下意识反应。
  如果有恐高症的甚至还会晕眩。
  但只要看得多了会慢慢消除这种反应。
  可这会儿,现场有多少人看过很多航拍画面,还是这样怼着船头滑过的震撼画面。
  钢板焊接的船首疤痕似乎都看得一清二楚,浪花激荡甚至能打在脸上,如果镜头不挪开,如同大斧子似的船首就会撞自己身上的惊悚。
  画面最后还定格在船头往下看,海面被激起很多白沫,海鸥海鸟在下面翻飞,垂直高度让人心季。
  短短五秒的镜头而已。
  就接连有三四次心理刺激!
  但见多识广的大老们没吭声,特技拍摄又不是没见过。
  这年头已经有3D拍摄,还有一种球幕电影,就是故意拍摄这种惊险刺激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不稀罕。
  荆小强已经叫停:“这是电影开篇的第一个镜头,为的就是先声夺人的吸引观众注意力,让他们有大场面的感觉,那么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呢……我们看电脑修改过的原片……”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重新播放新的文件,这下全场忍不住惊叹了。
  颜色调过,的确是在晚霞下拍的,但没有成品那么艳丽完美。
  但更主要的是,这条船就是静止的!
  没有黑烟,没有浪花!
  而且船头那个巨大的自带起重臂上附加了根很长的支架,很显然就是这个支架上拉了根钢丝一直连接……
  电脑桌面上干脆打开一张照片,就在岸边岩石上斜拉了钢丝到支架上,把摄像机滑拉上去的。
  就这么简单。
  可前后反差大得堪比焦盆那些成人动作片女主角和封面的远亲关系。
  荆小强开始掰手指:“的确,我们拍这个镜头,耗费了很多尺胶片,才抓到比较满意的轨迹,因为钢丝滑轨的过程不可控,这种拍法在嗦尼倡导的专业电子技术比显得还很幼稚,但是!拍摄成本很低!因为我们有后期制作……”
  技术主管展现画面截屏,同一帧画面,之前之后的对比,把浪花贴上去,把烟雾贴上去。
  这里面都不涉及什么3D建模,就是简单粗暴的开船重新拍,大概按照轨迹拍下烟雾和浪花的镜头移动画面。
  然后回到画面中,一帧帧的修改!
  把那边截下来的画面一帧帧的PS过。
  五秒的这个船首镜头,120帧,六个人做了三天!
  这个后期成本也不便宜呀。

第654章 还好我是端水大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