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宫里传出的钟声,唐林摇摇头,背上佩剑,向着邵阳城的位置前行。
二十多年前,他还不叫唐林,他叫钦亦。
他是唐国公唐翎收的徒弟,那一年,他十七岁,十四岁的小师妹唐忆因着和父亲赌气,带着他一起来到了皇城中的暄王府,他见到了暄王府的郡主顾皎。
小师妹打小便喜欢拉着他掏鸟窝,爬树,上山,有时候甚至都在深山中过上一夜,到最后还是吓得满面泪痕地回了家。
顾皎不同,钦亦觉得她犹如皎皎明月一般,让人不忍亵渎。
小师妹曾经悄悄地问他,“阿皎姐姐是不是很好看?”
他感觉自己的身子紧绷了起来,又听见她说:“阿皎姐姐可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姑娘,可惜了,她是要嫁给太子的。”她神色间有些惋惜。
钦亦那时候只是想着,他竟然还能见到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
他家境贫寒,能做唐国公的徒弟就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之后,那位郡主会带着他们在城中逛街,小师妹感叹着:“这么久没来,没想到这城里繁华不少啊!”
顾皎无奈的摇摇头,“你一声不吭地过来,也不怕义父担心?”
唐忆:“哼,我才不管他呢!”
他在后面听着前方的两个姑娘的话,只觉得郡主的声音很好听,同时也希望郡主能够多说小师妹两句。
突然,小师妹喊了一句:“钦亦,你跟上啊!”
他无奈的摇摇头,连句师兄也不叫,他呀,恐怕在郡主面前已经颜面尽失了。
郡主也转过头对他说:“钦公子不必拘束,你既然是阿忆的师兄,那便是我的兄长了,自家人不必拘束的。”
她说话轻柔好听,他不由得绷紧了身子,“多谢郡主。”
顾皎带着他们去了茶楼听曲,不知道小师妹见到了谁,便对着他们说:“我看见我的朋友了,你们俩听,我走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顾皎无奈的摇了摇头,“你慢点!”
“知道了!”前方的唐忆冲着他们摆了摆手。
“这一路路途艰难,多亏了你陪着她过来了。”
突然听见郡主同他道谢,他连忙摆了摆手,“应该的。”
顾皎冲他笑道:“你不必如此拘束,都说了是自家人,况且,阿忆往年的来信中常常同我提到你的。”
他笑笑,“是吗?她都说我什么?”不用想,他也知道,肯定不会说什么好话。
顾皎轻轻抿了口茶,笑道:“她常说一些你们在云地的事情。”
少女的眼里有了一丝憧憬,“云地是不是很美,我还从没出过皇城呢。”
他点点头,“大概是,那里常有飞禽走兽,每到冬日的时候,阿忆还会和我一起捉鸟,夏日里又会常常一起酿酒,郡主若是将来会去,那在下便带着您去啊。”
郡主点点头,笑道:“好,那说定了,将来我去了那里,你一定要带着我去呀。”
少女笑容明媚,惹得他一阵心动,但他心知这是不对的,她将是别人的妻子。
“你想什么呢?”顾皎见他愣神,笑道:“你不会是想反悔吧?”
他连忙摇头,“当然不会。”
那一日,他们说了好多话。谈吐中,他得知郡主和一般的闺阁女子不一样的,她所具有的格局让他一个男子也自愧不如。
小师妹回来时,见到他们聊的正欢,坐在他们中间,笑道:“说什么呢?”
郡主笑道:“说你去见了谁。”
小师妹笑道:“就不告诉你。略略略。”
她一向调皮,惹得顾皎无奈极了,一拍她脑袋,“见了哪家公子?”又摇摇头,“也不对,你一共没来几次,能见谁?”
小师妹嘿嘿笑道:“你猜呀!”
顾皎笑道:“得了,我不猜。”
这次谈话后,他和郡主相处得更加自然了。没过多久,王妃生下了小殿下,暄王也出征回来了。
暄王回来后,同小师妹说:“你爹已经收到信了。”
他心里一紧,不会是要回去了吧?
小师妹哀嚎道:“义父,您不会是要把我送回去吧?他会打死我的!”
暄王无奈的摇了摇头
番外:钦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