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诸位,接下来,便是今天最后一题,苏老先生说了,就算前两题不会,也没事。”
      “只要有人能答出这第三题,也可以正式成为苏老先生的学生。”
      “这个问题很简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该如何断句?”
      如果说之前那两个问题,纯属逗逗这些人的话,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才算是真正的问题。
      不过,众人皆是面面相觑,表情怪异,错愕异常。
      一位小公子当即开心说道:
      “这算什么问题?这句话,先贤早有注释,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他人附和道:
      “对对对,就是如此,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句子。”
      “苏老先生,怎么会提出如此简单的问题。”
      “哦...我知道了,苏老先生估计是不想为难我们,才出了这么一个简单问题。”
      眼见众人没有其他答案,王村长笑笑,露出一口漏风黑牙道:
      “可为什么苏老先生,会有第二种断句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番话一出,当即让众人先是一怔,随即面色大变,陷入沉思。
      这群人中,如果只是一些纨绔,自然不会知道这其中区别。
      可倘若饱读诗书,便可以知晓这其中天差地别。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原文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倘若按照他们原先的断句之法,可以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他们做事便好,不需要他们知道在做什么。
      可若是按照苏老先生新的断句之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就是说,教育之事,乃重中之重,倘若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便是好事,然后让他们发挥。如果没有掌握,就要去教导他们,让他们掌握。
      这两种意思可是完全不一样了。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一道声音传来。
      “好好好,不愧是我老师,苏老先生学究天人,老夫孔颖达自愧不如啊。”
      “哈哈哈哈,此番断句当真解了我多年困惑。”
      说这话的正是孔颖达孔祭酒,而他身边还有虞世南虞侍郎。
      今日相约一同前来拜访苏衍。
      只不过刚才来到这里,正好听到苏衍的三个问题,便在一旁细细思索,不曾打扰其他人。
      “老夫真是有愧孔家先辈,居然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其中问题。”
      “老夫之前也很疑惑,为什么儒家先贤孔圣人,为何会说出与道家愚民主张相似的言论?”
      虞世南点头道:
      “不过,现在按照苏老先生的断句,现在明白了。”
      “是我们一开始就错了。”
      “苏老先生的断句,才是符合孔家圣人有教无类的想法。”
      “老夫愧为五绝啊。”
      虞世南感慨不仅感慨自己,感觉活了几十年,又是白活了。
      他们不仅断句错了,还把这错句奉为圭臬。
      糊涂!
      不过随即二人同时感到冷汗直流,不寒而栗。
      这一句话带来的影响,将会带来何等差距?他们想都不敢想。
      尤其是孔颖达,虽然生性豁达些,但自己老祖宗的话被人误解这么多年,那还得了?
      心中暗暗笃定,要把这个问题彻底纠正过来。
      二人看向王村长,问道:
      “不过,村长能否告知前两题答案?”
      ......

第48章 老不正经的题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