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师傅换个车吧,装酒[2/2页]

德云社:开局救场郭德纲,于谦惊了! 申小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的观察、磨合才总结出来的。
      把这些特点放大,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想不火都难。
      在于乾和萧琪非到来之前,郭德刚跟孙跃通了个电话,大致了解了今天的演出情况。
      “琪非啊,你对自己今天的表演,打多少分?”
      此时,郭德刚看着萧琪非,眼神里透着些许赞赏。
      “自己打分?不敢。”
      萧琪非犹豫了一下,还是谨慎地回答。
      他面前坐着的,可是当今中国相声界,数一数二的人物。
      自己虽然借助系统,能够上台演出,但在他们看来,肯定是处在幼稚阶段。
      怎么能给自己打分?
      怎么打?
      说30分?
      不及格?
      那你上台干什么去了?
      是想砸德云社的牌子吗?
      说70分、80分?
      自吹的嫌疑很重。
      虽然郭德刚说过,30岁之前不狂没出息,但自吹自擂总是让人生厌的。
      “如果要打分的话,我觉得,在场的伦哥和孙跃老师都可以。我自己给自己打分,不妥……”
      这句话,郭德刚还是满意的。
      “那我改一种问法:你对于传统相声与时俱进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更大了。
      萧琪非略显尴尬。
      于乾急忙打圆场:“德刚啊,你这问题能写一篇万字论文了,他一个孩子,怎么能回答?”
      郭德刚依然不肯放过他。
      “没什么,不过是探讨,或者说聊天。既然琪非已经开始登台,就应该捋清一些东西,不能只顾低头走路,还要知道自己往哪里走。”
      话说到这份上,萧琪非觉得再推脱,那就显得虚伪了。
      “我觉得,传统不能丢,但一个段子,谁上台都一样,不行。这次,我就是只使用了托妻献子的前后逻辑,以那句俗语作为引子,讲出一贵一贱和一死一生间带有讽刺意味的交情;至于托妻献子的框架,没有改,结尾则改成了‘你都托妻了,我只好献子了,来烘托气氛,达到极具讽刺的艺术效果。”
      萧琪非说完,停住。
      先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郭德刚,又看了一眼低头喝茶的于乾。
      老两口好像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萧琪非的存在似乎是个多余。
      其实,郭德刚是在思索。
      不客气说,《托妻献子》这段相声,德云社各队都说过,不说外面的相声演员,只是内部就有十几种版本。
      但最后的结尾几乎都是一样的。
      改的只是其间的故事和人物。
      唯独这次,还是“托妻献子”四个字,意思却被萧琪非拆分了。
      你都托妻了,我只好献子了。
      这是一种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诡异的逻辑。
      他也问孙跃了,现场效果如何?
      孙跃说,最后很多观众都站起来鼓掌。
      站起来鼓掌说明什么?
      对演员的肯定。
      说明这个包袱,响了!
      不过,老郭还是有点担心。
      现在各队演员很是繁忙,每一个段子,都让他审核也不现实。
      如果大家都学会了这一招,最后都来个大变通,出了乱子怎么收场?
      郭德刚边思索边看看于乾。
      眉头紧锁。

第37章 师傅换个车吧,装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