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断地打回老家去。
      杜若晴居住的地方,距离四惠有13站地铁,现在,他还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一下高锋。
      “系统。德云总教习高锋的资料。”
      随着机械声音,脑子里出现了关于高锋的生平及采访资料。
      姓名:高锋。
      相声师傅:范震钰。
      评书师傅:金闻生。
      同门师兄弟:郭德刚(评书门)。
      别称:德云社总教习。
      赐名:郭德刚。
      特点:水平精湛,功底扎实。作品不火爆不刺激,但是很耐听。
      方向:直眉瞪眼奔着老艺术家的方向去的(郭德刚语)。
      “果然不简单!”
      萧琪非暗暗称奇。
      再往下看。
      是一些高锋接受采访时表达的观点。
      怎么证明一个相声火了呢?看是否创造了流行语言。
      马志明先生和谢天顺先生的相声作品《纠纷》中有一句‘你轧我脚了,因场景设计逻辑准确,故事饱满,很简单的一句话,成为多少年的流行语。
      朋友间有了纠纷,有人来一句‘你轧我脚了,就能缓解气氛。
      高锋还认为,现在很多相声艺人,把过去创造流行元素,改为借用网上流传的流行元素,虽然观众现场感觉不错,也能有积极响应,甚至燃爆现场,但观众忘得也快,直接导致相声的影响力变弱了。
      萧琪非边看边思索。
      2005年,经金闻声先生推荐,高锋结识了郭德纲。
      经过交流后,郭德刚对高锋说:“行!既然金先生强烈推荐,周末你到北京,周六看一场,周日演一场。咱们互相考察考察,演一场给你50块钱买冰棍。”
      就这样,就有了高锋在德云社的第一个节目《开粥厂》,搭档是李闻山。
      此后,高锋开始在天津、北京两地跑,有演出了,就赶到演出地点。
      最难忘的一次演出是2005年11月5日,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的演出。
      那是郭德刚第一次离开北京办专场。
      下午四点多,郭德刚的经纪人王海给高锋打电话,让他火速赶到剧场后台。
      原来,因为火车误点,北京的演员都不能在演出开始前到达剧场。
      但演出不能改时间。
      于是,在整个后台只有郭德刚和高锋的情况下,演出准时开场。
      两人拿传统节目《西征梦》开场。
      虽然高锋对这个节目不是很熟悉,但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场。
      这叫“盲捧”。
      本来郭德刚包袱密集,再加上高锋的几个现挂,现场效果还是不错。
      一段说完,演员还没到位。
      郭德刚和高锋只好再次返场,来了一段《口吐莲花》。
      说到一半的时候,高锋往台口一看,演员全部到位。
      郭德刚看到于乾,心里也踏实了。
      于是,高锋救火成功。
      “看来,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啊!”
      萧琪非自我得意了一番。
      对于“德云社总教习”这个称呼,是在2007年,第一批鹤字科招进来后,郭德刚送给高锋的称呼。
      当时看似随意,其实是郭德刚对于高锋技术和人品的认可。
      “啪啪啪……”
      “开门!”
      萧琪非正沉浸在高锋的故事中,猛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被吓了一个激灵。

第39章 等着跪榴莲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