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定伯卓大人看了一眼旁边兴奋不已的卓阳,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他回想着刚刚在府里的一幕幕。
今晚,他正在书房内看书,小厮来报:“世子求见。”他心中一愣。卓阳几乎从不曾主动找他,往往是他亲自去见他,今日怎么主动来找他了?“父亲,我想随军北征。”忠定伯的眼皮跳了一跳,道:“阳儿,你才十五岁,战场不是家里,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么说,父亲是不同意了?”卓阳淡淡地问到,不是询问,是毫不留情的反问。“阳儿,你自幼锦衣玉食,此次出征出河套进沙漠,你不曾吃过这样的苦…”“若是我吃不得这样的苦,父亲同意我习武又是为何?让我等着承袭爵位,坐吃山空,这一辈子碌碌无为等死而已,做一个空吃国家的蛀虫?”卓阳冷笑,“那我还不如做一个软弱至极死守礼教的文人,虽说会负了心上人,但好歹能为一方百姓尽心尽力!”“你!”忠定伯被戳到痛处,痛斥儿子不孝。“哼,孝有何用?像父亲你一样?”
忠定伯自幼丧父,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当年忠定伯少年才俊,不到弱冠之龄便高中进士,成为了世家勋贵中“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母亲也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也是世家出身,门当户对。但他不喜欢他的妻子。妻子既不漂亮,还没有见识,夫妻俩基本没有共同语言,十分生分。三年后,结束了翰林编修任期的忠定伯,自己选择了外放。他没有带妻子上任,以自己不能在母亲身前尽孝为由,把妻子留在了京城。到了任上,虽然地处偏僻,但也世道太平、民风淳朴开放。在那里,他认识了卓阳的母亲。卓阳的母亲出自当地的望族(但是远远不及伯府的地位),是当地出名的美人,识文断字,却也没有大家闺秀的规矩和无趣,他喜欢上了她。他隐瞒了自己忠定伯的身份,骗她自己没有成亲,最终求娶了她,并且和她生了他们的儿子,卓阳。直到有一天…
直到有一天,他处理完公务,下衙回家,去陪他爱的人,却一进屋就被她给了一耳光,是京城来了信。信是他母亲寄来的,说他的妻子病重,怕是活不了多久了,他那个他不喜欢的妻子,想要见他一面。送信的人直接送到了他的住处,便直接送到了卓阳的母亲手里。之后的事,更是一团糟。送信的是卓大人母亲的得力的管事,回去后自是将卓大人又娶了一个妻子的事情跟老夫人说了。老夫人下令谁也不得告诉他的妻子,却还是被嘴碎的下人说了出去,被他的妻子知道了。她的妻子本就病危,知道了这事后,伤心欲绝,病情加重,没几日就去了。他没能见到他妻子的最后一面,他终究是愧对于她。
第十五章 往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