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卷首语:曹魏铁骑马踏天下[2/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典韦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护曹操,手持双戟,堵住营门,身中数十创,仍瞋目大骂而死。《三国志》记载:34;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34;(《三国志·魏书十八》)而许褚在渭水之战中,左手举着马鞍为曹操挡箭,右手划船,硬生生将曹操从乱军之中救出,其神力与忠诚,让曹操感叹:34;许褚便是我的樊哙啊!34;
     三、权谋与铁血:武将命运的双重变奏
     曹魏武将的命运,始终与政权的兴衰紧密相连。他们既是铁血时代的产物,也在塑造着这个时代。当曹操34;挟天子以令诸侯34;,在中原逐鹿之时,这些武将是他最锋利的宝剑;当曹丕代汉建魏,他们又成为新王朝的柱石;而到了曹叡之后,随着司马懿家族的崛起,这些武将的后裔或沦为政治附庸,或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于禁的结局。这位在宛城之变中整肃溃兵,被曹操赞为34;虽古名将,何以加之34;的毅重名将,却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水淹七军,最终投降。后来虽然被放回曹魏,却遭到曹丕的羞辱,最终34;惭恚发病薨34;。(《三国志·魏书十七》)于禁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更折射出曹魏政权内部的复杂矛盾。
     而邓艾和钟会这两位后三国时期的名将,其命运更是充满了戏剧性。景元四年(263年),邓艾率三万大军偷渡阴平,34;以毡自裹,推转而下34;,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最终兵临成都,灭亡蜀汉。(《三国志·魏书二十八》)然而,这位口吃的将军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钟会诬陷谋反,最终死于非命。而钟会这位被称为34;小张良34;的奇才,在灭蜀之后,竟也起兵谋反,最终死于乱军之中。《三国志》评价道:34;邓艾、钟会,皆有奇才,而皆不终,岂不惜哉!34;(《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史笔与传奇:武将身后的千年余响
     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定,这些曹魏武将的传奇故事,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陈寿在《三国志》中,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轮廓,而裴松之的注引,则为我们补充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到了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演绎,更是让这些武将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民间传说中的英雄。
     如今,当我们翻开史书,依然能感受到那些铁马金戈的岁月。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悍勇,张辽威震逍遥津的神威,典韦宛城捐躯的悲壮,邓艾阴平偷渡的奇绝,每一个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他们或许不是完美的英雄,有的性格缺陷明显,有的结局令人惋惜,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他们更加真实,更加贴近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正如陈寿所言:34;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而韩浩、史涣以忠勇显,典韦、许褚以勇力闻,其余诸将,或以果毅,或以方略,各施所长,皆取得封侯之赏,非虚也。34;(《三国志·魏书十八》)这些曹魏武将,用他们的热血和刀剑,在三国的历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曹魏政权的兴衰史,更是一部充满铁血与权谋、忠诚与背叛、辉煌与遗憾的英雄史诗。
     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仿佛还能听到黄河岸边的金戈铁马之声,还能看到中原大地上的烽火狼烟。那些曹魏武将的身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诉说着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喜欢。
  

卷首语:曹魏铁骑马踏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