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遗音断玉阶,马嵬尘土埋香钗。
长生殿里盟犹在,空对梨花月满街。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安禄山渔阳起兵,搅得大唐天翻地覆,玄宗皇帝仓皇西逃,在马嵬坡上演了一场红颜殒命的悲剧。今日便要细说这李唐天子与杨妃玉环的爱恨情仇,道一段流传千古的《长恨歌》。这故事里有盛唐的繁华如梦,有帝王的痴心错付,更有那江山美人难以两全的千古遗恨。且听我从天宝年间说起——
且说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真个是文治武功冠绝一时。可到了天宝年间,这位风流天子渐渐倦怠朝政,一门心思沉溺享乐。后宫佳丽三千,却偏偏对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一见倾心。这杨玉环本是弘农杨氏女,生得如何模样?且看她:
云鬓堆鸦,粉面含春。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樱唇不点而朱,檀口轻开似燕语。腰肢袅娜,胜似杨柳扶风;体态丰腴,恍若牡丹带露。行走时环佩叮当,恰似环佩鸣玉;谈笑处风华绝代,直教百花失色。更兼善歌舞,通音律,一曲《风华羽衣》舞罢,直让满朝文武目瞪口呆,玄宗皇帝更是魂不守舍。
玄宗皇帝为得此佳人,先是下旨让杨玉环出家为尼,号“太真”,再暗中接入宫中,不久便册封为贵妃。自此之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每日里与贵妃在长生殿里焚香许愿,在沉香亭畔赏玩牡丹,又命乐师李龟年谱曲,贵妃亲自舞那《霓裳羽衣曲》,真个是“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贵妃得宠,杨家也跟着鸡犬升天。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皆可自由出入宫禁。尤其是贵妃的兄长杨国忠,本是个嗜赌如命的无赖,却因此平步青云,做到了宰相之位。这杨国忠凭借妹妹的恩宠,在朝中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把个开元盛世的底子折腾得够呛。当时民间流传着歌谣:“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说的便是杨家势大,连生男育女的观念都变了。
玄宗皇帝对贵妃的宠爱到了何等地步?贵妃喜食岭南荔枝,玄宗便下令修建“荔枝道”,派快马从岭南日夜兼程运送,道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荔枝从摘下到送入长安,不过三日,色香味俱全,却不知累死了多少匹骏马,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列位,这玄宗皇帝与贵妃的恩爱,真个是羡煞旁人。那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之日,玄宗与贵妃在长生殿中,仰望星空,焚香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人相拥而泣,只道此情此景,当永世不忘。却不想,这海誓山盟,最终竟成了长恨悲歌的注脚。
正当玄宗与贵妃沉醉在温柔乡里时,边镇的危机早已暗流涌动。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本是个胡人,因善谄媚而得玄宗宠信,甚至认了贵妃做干娘。这安禄山生得肥胖,却能跳胡旋舞,每次入宫,都逗得玄宗与贵妃哈哈大笑。谁能想到,这看似憨直的胖子,心中却藏着狼子野心。
安禄山见朝政腐败,玄宗年迈,便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他手下有十五万精兵,皆是身经百战的边兵,战斗力极强。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渔阳起兵反唐。一时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河北州县望风而降。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起初还以为是谣言,待探马接连报来,才惊觉大祸临头。朝堂之上,百官惊慌失措,唯有杨国忠大言不惭地说:“陛下勿忧,安禄山不出十日,必为部下所杀!”玄宗将信将疑,急命封常清、高仙芝率军平叛,却因准备不足而接连败北。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克潼关,长安失去屏障,危在旦夕。玄宗皇帝再也坐不住了,在一个黎明,带着贵妃、杨国忠等少数皇亲国戚,在禁军将领陈玄礼的护卫下,悄悄逃离长安。随行的还有太子李亨、公主、妃嫔等数千人,仓惶西逃,直奔四川而去。
队伍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已是人困马乏。禁军将士连日奔波,又听闻长安陷落,心中怨恨不已,皆道是杨国忠误国,才导致今日之祸。禁军首领陈玄礼素来忠直,见将士们群情激愤,知道若不有所行动,恐生哗变。
恰在此时,有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饥饿。将士们见状,大喊:“杨国忠与吐蕃勾结谋反!”随即万箭齐发,杨国忠中箭落
第24章 长恨歌传天宝恨 马嵬魂断李杨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