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十三 脱胎换骨 4[1/2页]

福缘策 栾枣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碧喜说:“要是没有她们,你一个人怎么行。”银汉说:“占着位子得起作用。平时晓风头疼脑热什么的,她们根本拿不出一点办法。咱爸去世那时候紧接着我病危,顾不上晓风,就托给她俩,听天由命。结果晓风就得个鼻炎,后来手术治疗才好了,而且,不定什么时候还犯。未成年人不能缺少保护,而彩娟和她妈除了逞性子别的不懂。因此坚决不放人走,怕的就是生活中的事应付不了。扈三娘知识和思想水平都低,什么都不合格,需要有人托底,一辈子给她做小抄。”
      碧喜转话题问:“你上回是喝谁的喜酒去了?”银汉说:“存忠哥的侄女结婚。在那次宴会上,见到一个外人,是存忠的熟人。他的父亲跟老太爷冯兴晏私交很好。从他那里听到一些老太爷的故事。有一次他去看老太爷,捎了两个糖葫芦。老太爷说:这么贵的东西,能换二斤玉米面。老太爷平时连这个都不舍得吃,但是看见穷人过不去,自己有什么马上就周济。所以,最困难的时候,官瓦店的群众没有抱怨的,老太爷的政绩有目共睹。那个人还说,那天天很冷,老太爷问他穿这么薄冷不冷,就把身上的一件新棉大衣给了他。他当时非常感动,但是回去以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又给还回去了。”碧喜听得两眼湿润,说:“老共产党员。”银汉说:“不打折扣的楷模。那天他还讲了老太爷的生平。老太爷是地下工作者,交通站站长。对外身份是杂货铺老板,跟地面上的人都有交情。他夫妇共生了六个孩子,除了一个女儿为掩护群众牺牲以外,都安然长大。可见除了思想品质,他生存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杂货铺,养育一大家子人。”平澳说:“冯兴晏是老劳模,中央老领导接见的。”
      银汉说:“老太爷当年策反了敌方的一个加强团,很快扭转了地方上的不利局面,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居功不自傲,一直当他的大队支书,除了定期到北京开会以外,完全是百姓本色。”平澳说:“这个大队支书不是山寨版,是国家级。”银汉说:“值得骄傲的人物。这些故事都是在外面听说的,在这个家里一点都听不到。原来是信息隐瞒,并不是没有。老太爷对扈三娘恩同再造,这些待遇都是他给的。但是扈三娘一味排斥他,想在家里树立自己的威信。”
      饭后银汉回到住所刚要午睡,彩娟来电话:“我给你买了一个新手机,你上手机店来吧,看看要哪个好。”银汉来到手机店,看上一款最便宜的过时手机,280块钱搞定。彩娟千叮咛万嘱咐:“你得带在身上,有未接电话你得给我回。”
      美芹问彩娟:“汉身体啥样?你说给汉买手机,买了吗?”彩娟不快,说:“买了,新的。”美芹眼睛一亮:“让他搬回来吧,还是住自己家里舒服,住外面干啥。”彩娟够了:“先住着呗,别闹岔了,再离婚。”美芹瞪大圆眼尖声说:“他敢!家里那么好,外面没谁勾引他,离啥婚!老头子离婚是因为他浪,汉不这样。老头子身体好,闹个没完;汉病得这个样,咱不照顾他,他活下去了不!没钱他能咋着!不用他耍小孩子脾气,我不跟他生这气。用不了多少天他就得回来求咱,你等着看!”彩娟不吭声。美芹狠狠地说:“没钱他啥也办不成!他想不听话,那总当不了家!他算的那些东西,我让你俭生哥看了,你俭生哥说:搞这的多着呢,都弄不成。我年纪大的啥事没见过,年轻的光想出个稀罕事!”
      彩娟邀银汉转大街。回来走到翁喜斌家门口,彩娟站住说:“老太太说:让汉搬回来吧,住人家家还得多花钱!”银汉说:“月底就得去学校门口找房子,就剩这二十来天,折腾什么。”彩娟羞怒嚷道:“让你搬回去,我还说不了你了?”“无理取闹也得听你的,什么道理把人当奴隶?”“你愿意!”“从今往后我就不愿意。”正好焦文锬从胡同里面往外走过来,彩娟冲银汉嚷:“再不回家不要你了!”“随便。”银汉转身进了自己的租房。焦文锬说:“有事跟银汉弟慢慢说,不能吵。”
      彩娟回到家,美芹忙跑出来:“汉啥样?”彩娟沉闷地说:“不搬。”“汉不回来了。他想学老头子,把这个家给扔了。那不能让他走。唉,我还求他吗!嗯!真小孩子脾气。”美芹烦闷地低下头说,“汉跟老头子不一样。老头子毁坏人,毁坏完就完事;汉不毁坏人,就是不理你。整治老头子,一整治一个准儿;可是整治汉,越整

十三 脱胎换骨 4[1/2页]